第263章:长孙无忌对房玄龄感同身受 (第2/2页)
——
贞观十八年,五月初三。
李承乾开始筹备对百济的战争。
这个时候,可不是打仗的好时候。
夏天天气炎热,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在高温下容易中暑、脱水,甚至会因过度疲劳而失去战斗力。
而且金属铠甲在太阳暴晒下会变得滚烫,对士兵的身体造成伤害。
夏季是雨季,降雨频繁,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道路会变得泥泞不堪,行军速度缓慢,甚至会导致军队迷失方向。同时,河流涨水也会给渡河作战带来困难,增加军队的伤亡风险。
夏天的高温和雨水会使粮草容易发霉变质,难以保存。
而且道路泥泞,运输工具行驶困难,粮草的运输效率低下,无法及时供应给前线的士兵。如果军队缺乏足够的粮草,士兵们就会饥饿疲惫,影响战斗力。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军队对水源的需求大增。但在干旱地区,水源可能会变得稀缺,寻找水源也会成为军队的一大难题。如果军队不能及时找到充足的水源,士兵们就会口渴难耐,甚至会因缺水而死亡。
士兵们在野外露营,卫生条件差,更容易感染疾病。一旦疾病在军队中传播开来,就会导致大量士兵生病,战斗力下降。
炎热的天气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士兵们在夏天打仗,不仅要忍受高温的煎熬,还要面对战争的压力,容易产生厌战情绪,士气低落。
古代以农业生产为主,夏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耕种、灌溉、除草等工作。如果在夏天发动战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召入伍,就会导致农田无人耕种,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更何况现在正是辽东新罗开荒之际,大家的心思都在攒家底上。
神武宫侧殿。
李承乾高坐主位,麾下是苏定方,陈云超,李德謇,薛仁贵,裴行俭。
李承乾率先打破沉默,目光扫过诸位将领,沉声道:“诸位,本王今日把大家叫来,是作战计划有了变动。原想着等九月粮食收割完备,咱们粮草充足、毫无后顾之忧时,再剑指百济。可如今,局势有变。”
苏定方性子直,当即抱拳问道:“太子殿下,末将愚钝,不知是何变故?还望殿下明示。”
李承乾微微皱眉,说道:“刚收到确切消息,百济派遣王太子扶余隆秘密前往长安,已经向朝廷投降。”
“眼下虽说朝廷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但若是接受了百济投降,对于孤之大计,必有影响。”
“因此,虽说不利于天时,然也只能强行出兵,占据先机。”
李德謇略一思索说道:“殿下顾虑极是,可如今提前出兵,粮草筹备怕是来不及,军中存粮支撑一场大战,恐怕有些勉强。”
这跟开荒有关系。
为了更好的达到开荒效果,所以李承乾在收了那些贵族的储粮后,便对下不断分发,保障百姓开荒体力,包括一些灾情的防备。
李承乾点点头:“所以,攻打百济,要快,不可拖延。”
“孤已经准备了足够的霹雳火,足够快速推平百济各大要城,直取百济王都,泗沘城。”
说到这里,李承乾起身,走到沙盘前。
“苏将军,如何作战,便可交于你了。”
李承乾虽说也懂得作战部署,但他作为太子,不可能说什么战事都亲自去上。
这要到以后当皇帝,是不是动辄就要御驾亲征?
所以军事作战方面,李承乾更多旁听,具体作战计划跟部署,都是交给苏定方负责。
苏定方微微点头,作揖后走到沙盘旁边,指着上面的地形说道:“此次臣以为,可兵分五路。”
“由守约率一万精锐,携带霹雳火,先行潜入百济边境。”
“寻一处隐秘山谷屯驻,待中路军与百济守军交锋,搅乱他们的部署后,便可瞅准时机,直击百济东部重城熊津。”
“熊津乃百济东部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一破此城,敌军东部防线必乱,届时可放起霹雳火,烧他个措手不及。”
苏定方看向裴行俭:“要注意防范敌军的反扑,务必坚守熊津,等待后续支援。”
裴行俭作揖道:“末将定不辱命!”
苏定方继续道:“陈将军,你领中路军,统领一万大军,大张旗鼓进军,不必隐匿行迹,越是张扬越好。沿途多设旌旗,白日敲锣打鼓,让百济以为我军主力尽在你这一路,把他们的主力都吸引过来。”
“待敌军集结,你且坚守不攻,消磨他们的士气,为裴将军创造突袭良机。不过,敌军狡诈,谨防他们使出诱敌之计,切莫贸然出击。”
陈云超抱拳应道:“殿下、苏将军放心,末将知晓其中利害,定能拖住敌军。只是怕敌军全力压来,我军压力过重,还望能有后援及时策应。”
李承乾开口道:“陈将军无需忧虑,李德謇将军率后备军八千在后方待命,你处吃紧,他即刻驰援。”
李德謇忙抱拳:“末将定保中路军无虞,请太子殿下与苏将军安心。”
苏定方又指向沙盘西侧:“薛仁贵,西路就交给你了。你率五千轻骑绕道百济西侧的深山老林,那里地势复杂,敌军料想不到我军会从此处迂回。”
“待东路、中路战事一起,你便迅速杀出,截断百济西去的退路,封锁一切可能的援军通道,让百济彻底沦为瓮中之鳖。仁贵擅长奔袭作战,此行定能不辱使命。”
薛仁贵昂首挺胸,朗声道:“殿下、苏将军,末将这把长戟早就盼着饮敌血,定让那百济援兵一个都过不来!”
苏定方接着部署:“还有两路水军,一路由程名振将军率领五千水师,从海路出发,直逼百济都城泗沘城。”
“待陆地上的战斗打响,程将军便率水军发起攻击,配合陆军形成水陆夹击之势,叫敌军首尾难顾。”
“另一路由刘仁轨将军率领五千水师,负责在海上巡逻警戒,密切监视倭国舰队的动向。”
“如今听闻百济可能联合倭国,海上战舰不少,一旦发现倭国舰队前来支援百济,刘将军立即迎头痛击,哪怕游击骚扰,也绝不让他们与百济舰队会合。”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坚毅地看向众人:“诸位将军,孤知此刻出征,天时不利,困难重重。可时势逼人,我等已无退路,唯有速战速决,方能成就大业。此次出征,关乎我大唐荣耀与疆土拓展,望各位齐心,凯旋而归,孤等着为诸位庆功!”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殿下效死,必破百济!”
声震屋瓦,满是昂扬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