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31章:李世民的安排,班师回朝

第231章:李世民的安排,班师回朝 (第1/2页)

安市城这一破,等于是整个高丽彻底覆灭。

不过覆灭还是投降,也就是看大唐的意思了。

随着渊盖苏文的跑路,高丽也不可能再有对抗大唐的力量。

所有的兵力,都已经都在这里了。

次日。

苏定方彻底把控了安市城后,这才迎接太子入城。

安全是在第一位的,越是得意,越是要小心。

这要是冒出来一批刺客,哪怕只是伤了太子一根毫毛,那也是天大的罪过啊。

安市城城主府中。

李承乾坐在上首。

左右是李道宗,苏定方。

然后便是裴行俭,薛仁贵,陈云超,李德謇,贺兰楚石。

因为渊盖苏文带人跑路,所以留下来的也只是些小角色,不值一提。

“今虽败高丽,然安市城的问题,并未结束。”

“北边已经传来消息,渊峻岳投降自杀,侯君集,李勣,应是在明日入城。”

“大致算了算,加上我们的人,如今上百万百姓,正囤积于四周。”

“粮草并不能坚持太久,关于此事,诸卿当如何看待?”

民夫太多了。

哪怕死伤不计其数,依旧还剩下巨大的数字。

唐军东征,可是有将近七十万人,高丽这边,也是囤积百万。

即便是死了十几万,可至少还有一百五十万呢。

这都已经比长安的人口都要多了。

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就是最大的问题。

“为今之计,应该迅速遣散高丽方面的人员。”

“高丽王都,当传檄而定。”

苏定方开口道。

李承乾点点头。

“眼下,各位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了,安抚高丽百姓的情绪,保障他们最为基础的口粮。”

“让他们能够安稳的回到自己家乡。”

众人作揖:“遵太子令。”

这个事情说起来麻烦,但终究是一层层办下去。

李承乾也不至于自己亲自去进行安排。

现在尘埃落定,自然就是下面人出力的时候。

李道宗神情复杂。

太子大捷,本来是应该高兴的事情。

可跟在一起这么久,对于太子的心思,李道宗也不是瞎子,当然是能看到的。

如今东征算是结束,可太子却没有丝毫要把军队还给自己的意思。

难道太子就不怕夺兵权之事,传到陛下那边,令陛下龙颜大怒吗。

可太子好似完全不在乎这些。

这是要拥兵自重啊。

李道宗想跟其他人聊聊,但感觉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样子。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的时候,李道宗并没有走。

“皇叔还有什么事?”

李承乾笑着问道。

李道宗作揖道:“殿下,如今高丽已经不再有所威胁,高丽王都传檄而定,东征也是要告一段落了。”

“臣是想着,年关将至,若我大唐将士民夫,能回家过年,便是再好不过了。”

“还请太子准许,让臣带着先前来的府兵民夫,班师回朝。”

在这个时间点上,李道宗的这个请求,毫无疑问是很合理的。

倒不是为了兵权。

高丽都灭亡了,李道宗继续拿兵权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他只是不想继续跟着太子再这么下去,感觉很容易会出事。

李承乾点点头:“皇叔这话,很有道理。”

“若将士百姓们能够过去过年,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听闻这话,李道宗既惊讶又惊喜。

连忙问道:“太子同意了?”

李承乾没有正面回答,却是叹息一声,道:“皇叔觉得,打败了渊盖苏文,高丽平定,这就算结束了吗。”

李道宗一头雾水,不明白太子在卖什么关子。

“难道不是吗。”

李承乾微微摇头:“是,现在高丽全境拿下,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对于大唐来说,拿下高丽,并不意味着结束。”

“一时的俯首陈臣,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只是为了脸面好看一些,所以就要发动这次东征吗。”

“数十万将士劳师远征,泣血辽东,只是为了那点颜面吗,那这场战场对于大唐来说,究竟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大唐。”

李道宗下意识道:“高丽常年侵犯我大唐边疆,自然是为了我大唐安平稳定而战。”

李承乾继续道:“当年,高丽也向隋炀帝投降了。”

“更早之前,这片土地上的国家,也被汉武帝打败了,统治不了不少时间。”

“可最后到了咱们大唐,他依旧还是叛乱。”

“那么皇叔是否觉得,这时候班师回朝,能让高丽稳定多少年,是一劳永逸吗,还是再过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百年后,高丽再次叛乱,又来这么一遭。”

“那时候,大唐是否跟现在一样繁荣,百年后的大唐,是否还能再次战胜高丽呢。”

面对这个问题,李道宗不知如何回答。

谁能保证高丽永不叛乱呢,都扯到一百年后了。

隋朝才存在多少年。

哪个又说得清楚。

李承乾见李道宗沉默,并未在乎,继续道:“所以啊,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高丽不能跟大唐其他地方一样呢,成为中原的一份子,这其中是存在什么。”

“后来我想明白了,是因为高丽的百姓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汉人。”

“是因为高丽的这些地主豪绅,从来不认可自己是汉人,哪怕高丽一直都是中原属国。”

“一劳永逸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让所有高丽的百姓,说汉语,学我汉人规矩,礼仪,服饰,文化。”

“如此三代之后,再无高丽,唯有辽东。”

李道宗被震撼到了,他没想到太子的志向如此远大。

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太子确实是在这么做。

大量的招大唐学子过来当官,又在所有地方,对高丽贵族,地主,豪绅进行审判,把田产归于百姓。

如果在大兴教育,那么多年后,高丽自然就会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这个理由,可比先前李道宗的借口,要大义凛然太多了。

让李道宗都没有反对的话能说出来。

只能苦涩回道:“太子英明。”

——

安市城北部。

唐军军营。

侯君集脸色极其难看。

因为此刻,他才发觉,自己已经被李勣的人团团包围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