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13章:天雷降世,地动山摇(大章二合一)

第213章:天雷降世,地动山摇(大章二合一) (第1/2页)

唐军到底在干嘛?

这大概是目前辽东城高丽守军最疑惑的事情了。

连着三天。

每天唐军都会有几万士兵被排列在城下。

投石车也没有了动静,整天就是拿着床弩射城门,城楼。

高丽东部大人渊峻岳,也被搞得很无语了。

拉着心腹谋士,还有各将军们,整日里进行琢磨,却连半点方向都没有。

好像唐军就是在闹着玩的。

但这么多年的战争跟政治经验告诉渊峻岳,大唐太子绝对不是在闹着玩。

“峻岳大人,我看这唐军,摆明了就是在拖延时间,搞一些咱们不知道的伎俩进行迷惑。”

“实际上是在行暗度陈仓之策。”

“早间已经有消息传过来,盖牟城那边出现了更多的唐军,数十万之多。”

“大莫离支也传了消息过来,在海上发现了大量唐军的战舰。”

“如此看来,这大唐太子,完全是在耍花招,根本不是要真正的攻城,唐军的目的,是盖牟城。”

“大唐太子这么做,只是为了牵制我们的兵力,让我等不能及时援助盖牟城。”

一位穿着青色长袍的谋士,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三天,大家都在为了大唐太子可能会有的行动绞尽脑汁,可就是没想明白,有什么可能。

思来想去,只有这个说法,最有可能符合现实。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表态,很是赞同这个观点。

“没错,大唐太子这里逗咱们玩呢。”

“他奶奶的,这不是把咱们当猴耍吗。”

“若不是大莫离支有交代,我非得带上几万人,给那大唐太子一些颜色瞧瞧,算他幸运。”

大堂内,顿时纷纷攘攘起来。

将军谋士们,都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气愤。

然而坐在上位的东部大人渊峻岳,却是脸色凝重,不曾表态。

半晌,见到东部大人迟迟不开口,大堂内也逐渐的安静下来。

渊峻岳冷哼一声。

“若只是把咱们当猴耍,我倒是还要感谢他。”

“盖牟城那边,自然有大莫离支去进行安排跟调度,我们这边才是最为关键。”

“只要辽东城没有任何闪失,大唐的军队,就只能止步于此。”

高丽这边也很清楚,唐军确实可以从其他地方绕过辽东城,前往高丽腹地。

然若辽东城在,唐军敢直接进吗。

届时前后夹击,唐军必然大败。

“难道你们就没有发现吗,大唐太子让床弩射出的这些弩箭,并未携带箭头,只是削减的木头。”

“每一架床弩,都有专门针对的目标,或城门,或各个城楼。”

“他们在弩箭上挂上布袋,装上石头,这显然是想要携带东西。”

“所以,唐军他们,到底会携带什么东西?”

渊峻岳也是个聪明人,从这几天掌握的线索来看,这些床弩明显是用来传输所用。

也就是说,大唐太子正在不断校准,让每个床弩,能够直接的射中每个目标。

只是渊峻岳怎么也想不出,这些床弩能携带什么。

“难道是火攻?”

听到东部大人这么说,有人猜测道。

“也许是瘟疫,前些日子听商人说,大唐那边起了瘟疫。”

“城楼是我们士兵休息所在,若瘟疫传播,必然引发大乱。”

随即,又有人反对。

“如果是火攻,弩箭上摸些桐油点燃,就能烧掉咱们的城楼了?”

“那干嘛还要多次一举,挂上布袋能石头。”

“若是唐军想用瘟疫攻城,不如用投石机更好,何必如此费尽心机。”

“难道瘟疫还能透过城门吗。”

被反对的人很是不爽,立即喝道:“那你倒是说说是什么。”

一下子,大堂内又再度争吵起来。

渊峻岳对此见怪不怪,这几天,一直都是这样的场景。

都已经是吵得没什么好吵的了。

想了想,渊峻岳干脆起身离开,也没管众人。

见到东部大人就这么走了,大堂内一直子就安静起来。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吵了。

吵了几天,都吵累了。

渊峻岳去了城楼,站在城墙下,看下方唐军的动向。

跟昨天没什么区别,三万人依旧是站成方队。

之所以知道是三万人,因为很好数,总共三百个方阵,每阵百人。

唐军们会从早上站到下午才算结束,每天都要站几个时辰。

有时候也会坐在地上休息,晌午的时候会列队井然有序的离开,到了下午又会过来列阵。

再到了日落之际,便返回营地。

连着三日,皆是如此。

渊峻岳发现,守城的将士们有些无精打采,毕竟大战在即,就好像暴风雨前的宁静,却有迟迟不来,空耗了许多精力。

渊峻岳不由心里想到。

难道唐军是想损我军士气?

“今天唐军可是有什么异常。”

渊峻岳对负责守城的将领问道。

“回大人,唐军还是跟从前一样。”

将领有些小激动,毕竟这可是顶头上官。

渊峻岳点点头,本打算离去,又随口问了一句:“你觉得唐军这是在干嘛。”

将领没想到东部大人会问这个问题。

略微迟疑下道:“属下觉得,唐军可能在练兵。”

渊峻岳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惊喜,问道:“为什么这么想?”

将领认真的解释道:“第一天的时候,这些唐军列阵的时候还很混乱,花费了许多时间。”

“而且很吵闹,士兵们很多在聊天,没有纪律可言。”

“昨天的时候,唐军列队就快了许多,也安静了很多。”

“到了今天就更快了,也更安静了,都听不到什么声音。”

渊峻岳先是一愣,随即转头看向城下。

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下面安静得可怕。

几万人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站着,完全听不到有人在说话,就好像是一排排石头那样。

所以大唐太子,这是操练新兵?

这么严峻的纪律。

是为了更好的攻城吗。

只是随即先前的问题又出现了。

大唐太子不断用床弩射弩箭是为了什么?

如果李承乾能够听到渊峻岳的心声,肯定会大声的告诉他。

为了炸你啊。

练兵确实是在练兵。

大帐里。

李承乾悠闲的半躺着。

这几天的日子,破有些无聊,但为了胜利之后的事情安排,还是暂且忍耐一下。

其实经过第一天,床弩进行调试后,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毕竟城楼跟城门那么大,哪怕是有些偏差,也会射在上面。

之所以又调试了两天,除了校准精度外,就是操练新兵。

因为李承乾手里的兵太少了。

两万五的府兵,三万的民兵。

为了操练好这三万民兵,李承乾把所有的讲武堂学子们,都安排了过去。

其中最主要的操练,就是纪律。

怎么站,怎么走,这就是最基本的纪律。

保持站姿站一个时辰,这对于民兵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了。

总会有大量的民兵坚持不住,然后就是教导上前鞭打。

为了抵消民兵的情绪,李承乾就把饭食配比加高。

不说顿顿就肉,但每天都能见到荤腥,这也让民兵们更有力气。

当然,李承乾操练这些民兵,不是为了让他们攻城的时候变得有多厉害。

而是要把这个纪律传递下去。

在攻破辽东城后,能够更好的对整个辽东城进行管辖。

辽东城内,还有好几万的高丽士兵呢。

这些可是上好的兵源,但也需要有人去管控他们。

民兵们现在苦,可后边,大多数人都是要升官的。

三天的操练,基本上也差不多了。

有个大概的纪律就行了。

晚间。

李承乾再次下令,今日所有士兵,皆备肉食。

“殿下是准备明日攻城了吗。”

苏定方的语气有些担忧。

死刑犯执行前都能吃一顿饱饭。

攻城意味着大量士卒的死亡,这也算是断头饭了。

李承乾也没隐瞒的意思,点头道:“没错,明日天亮便开始攻城,争取到了晌午的时候,咱们就能进城歇息了。”

“总是住在大帐内,也不怎么舒服,孤都已经有好几天没沐浴过了,明日要好好沐浴一番。”

“届时,也可见识一番辽东城的热闹。”

苏定方听到这话,欲言又止。

迟疑半天最后还是没开口。

他心里对这次的攻城,也没报太大的希望,也想不到太子殿下哪里来的自信。

可是他跟李道宗这些人不同,他是太子的心腹,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明知道太子是错的,也只能是跟着。

即便是攻城失败,可这对太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谁打仗还能不失败的,攻城哪有不死人的。

也许等这次失败后,太子才会明白吧。

李承乾对苏定方的态度很满意。

因为苏定方并不知道火药包,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会是一次失败的攻城。

可在李承乾的眼里。

这次攻城,必然载入史册,千古流传。

苏定方离开大帐后,李道宗赶忙就迎了上来。

“怎样,太子真的已经确定在明天攻城了吗。”

李道宗有些焦急的问道。

苏定方点点头:“没错。”

李道宗愤怒的斥责道:“你为什么没有劝说太子。”

“为人臣子,看到主上犯错,难道就置之不理吗,你难道要当那阿谀奉承的奸臣。”

苏定方有些不耐:“那你倒是去说啊,难道我去说,就能劝住太子吗。”

“不过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城而已,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将军,你跟随陛下这么多年,难道所打之仗,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失误?”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如果死一些人,能够让太子明白,在我看来,这是个好事。”

苏定方没有直接说,当年陛下也不也是遭逢大败,才得以醒悟。

李道宗呵斥道:“这是死人的问题吗?”

“太子夺我兵权也就罢了,可他这番攻城,是不听陛下之命令,是在违抗陛下的诏敕。”

“临出长安之际,陛下曾亲口交代过,让我务必看住太子,不可鲁莽行事,不可坏东征大计。”

“如果太子无视陛下诏敕,你说陛下会如何作想。”

苏定方淡淡的看了一眼李道宗。

怎么想?

我哪知道怎么想。

随便陛下怎么想吧。

当初离开长安的时候,太子都差点起兵造反了。

这个时候,太子都到辽东城下了,还会在乎陛下怎么想?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李将军,你要清楚一个事情,太子为监国之君,有权号令三军。”

“如今太子已经下定决心,不是你我可以违抗的。”

说完,苏定方也没管李道宗,径直离开,为明天的攻城做准备。

李道宗是不知道之前长安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苏定方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们这些人,只有紧跟太子,别无他选。

是非对错,已经不重要了。

李道宗指着苏定方的背影,破口大骂。

“你就是个奸臣,小人!!”

——

晚间的气氛有些紧张。

这么丰盛的晚餐,将士们也都明白,明天真的要攻城了。

不过哪怕是对于民兵来说,士气也比较高昂。

如今大唐民风尚武,对于打仗这样的事情,更多人想的是建功立业,搏出个前程来。

至于民夫,则更不用担心了。

攻城很少会让民夫上场的,基本上都是士卒冲锋。

次日,天还未亮。

军营之中鼓声擂动,跟往前的气势都不相同。

更有力道,也带上了一股凌厉的肃杀之风。

今天的早餐也很丰盛,粥里面都参了肉。

这是为了让士兵们在攻城的时候,有足够的体力。

早餐后开始点卯,进行列队的时候,天已经是微微亮了。

一列列民兵,按照先前的规矩,不断的走出军营。

高丽这边,在听到唐军营地的鼓声后,也开始准备起来。

“你说,今天唐军会攻城吗。”

“我觉得不会,这就是个幌子,我压了两百钱,赌今天唐军不攻城,你呢。”

“我压了三百钱,赌唐军攻城。”

“你傻啊,好像你昨天也压的攻城吧。”

“富贵险中求啊,没办法,赔率太高了,本来想压不攻城的,但今天攻城可是五倍,不攻才那么点。”

“你啊,看吧,这次肯定又亏了,明天还会更高。”

几人正聊着,就突然听到有人大喊。

“那是大唐太子吗,是大唐太子吗,快报上官。”

这么一喊,高丽守军纷纷探出头,朝着城外看去。

只见在大军之中,一位身骑白马,浑身穿戴黄金甲的人,正缓缓在唐军大军中的中间向前慢慢前进。

隐约间,还能听到一阵阵咆哮声。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响亮,当大唐太子经过那些士兵身边的时候,临近的唐军都会齐声大喝。

而后数万唐军,都跟着呐喊起来。

三万人一起呐喊,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