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波斯帝国1845 > 第八十四章 上任

第八十四章 上任 (第2/2页)

只不过他们以为得等纳赛尔丁上台后才会成为宰相,没想到现在就成了。

阿米尔也是懵的,他怎么突然成为大维齐尔了?自己事先没有得到任何通知,都是沙阿突然宣布的,难道是王储劝说的吗?

这还真和纳赛尔丁没有关系,他也是刚得知消息。只能说这次是沙阿自己做主更换的。

这个实际上也是无可厚非,毕竟纳赛尔丁也要上报沙阿做决定。既然他成为了宰相,那就好好干吧。

try{ggauto();} catch(ex){}

阿米尔进入了宰相的办公室,见到了哈桑。

“从现在起,你就是新的大维齐尔了。恭喜你了。”

留下这么一句话后,哈桑离开了办公室,就剩下阿米尔一人在办公室里。

——————————

伊朗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也活跃起来,但也只是小规模的交易。不过在这期间,有两个团体和他们交往活跃——帕西人和伊拉尼人。

在8-10世纪间,一部分坚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不愿改信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带。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称为“帕西人”。

虽然帕西人最初是来自波斯,但大部分印度帕西人都已失去与波斯的社会或家族联系,与波斯已经没有共通的语言。在自从第一批祆教徒到达印度后的数百年间,帕西人已经将自己融入印度社会,但同时保持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英国人对帕西人有着与对印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他们认为印度人“消极、愚昧、无理性,外表顺从却内心诡计多端”,而帕西人“勤勉、讲道德、精明”。帕西人也不同于印度人对西方文明的强烈抵制,而是鼓励本族的年轻人进入英式学堂,学习先进的知识。于是,帕西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进入英属印度政府的管理部门和工商业领域,成为英国商人的买办,也成为在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中间人。

和帕西人比起来,伊拉尼人对历史就很短了。他们也这里生活也不过四五十年,当时卡扎尔王朝对教徒的迫害逐渐加深,祆教徒们纷纷从伊朗逃亡。与印度的帕西人相比,这些流亡印度的祆教徒跟伊朗的祆教徒的血缘更近。伊拉尼人仍然会说波斯语和琐罗亚斯德达里语方言。

在伊朗减轻对祆教的迫害后,已经有一些人从印度回到了伊朗,并且在亚兹德定居。当然也有些帕西人从印度回到了伊朗,虽然印度很好,但英国政府采取的宗教改信政策还是感觉不妙。正好伊朗承认了祆教,不如回去看看。

印度总督达尔豪斯侯爵对于这样的现象没啥感觉,因为他正在推动他最大的政绩——无嗣失权,也就是说如果印度土邦统治者没有后代,那么他的土地在他死后就归东印度公司所有,哪怕是过继的都不行。用达尔豪西的话说,这一原则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摆脱那些微不足道的邦国,它们可能会带来烦恼,但我敢说,它们永远不会带来力量”。

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印度进步。而为了将文明播撒到各地,他开始准备对锡克帝国的战争。

锡克帝国现在内乱不断,而英国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后觉得,只有征服旁遮普地区,控制阿富汗和印度唯一的出口白沙瓦才行,于是,他们开始重新组建军队,准备吞并锡克帝国。

而锡克帝国的所有人此时忙着争权夺利,只有个别人想着团结一致对抗英国。目前看,灭亡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