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波斯帝国1845 > 第五十八章 到处找钱

第五十八章 到处找钱 (第1/2页)

今天的德黑兰报纸卖的非常快,因为上面的一则消息显得尤为惊人:大不里士和阿尔达比勒之间的铁路已经开通,大不里士市长和阿塞拜疆总督出席了开通仪式。

他们亲自乘坐火车从阿尔达比勒出发,就用了不到半天就来到了大不里士。

同时带来的还有当地生产的棉花和粮食,见到这个东西速度这么快,民众都想去乘坐这个东西。

这一百多公里的铁路成为伊朗变革的一步,经过这么一顿宣传,商人和市民开始对铁路充满憧憬。希望大不里士的铁路赶紧到德黑兰。

但铁路也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为了管理,纳赛尔丁开始筹办伊朗铁路局。这些预算又要找谁要?

“老师,您是说政府没钱了?”

“刨去必要的,目前政府能用的只有150万,又要建设铁路,又要去建设军队,这是杯水车薪。”

钱钱钱,都是钱。纳赛尔丁开始询问另外一项措施。

“关于农民交税从实物变成货币的政策推行的如何了?”

“目前已经在德黑兰附近开始推行,各个省份都已经得到命令并且实施。”

这项改革实际上和明朝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相似,现在政府缺的就是钱,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后收入将大大增加。而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也会大量出售粮食,并且种植经济作物。

之前在阿塞拜疆推行的地租改革增加了收入,为接下来的政策提供了足够的资金。而现在,这个提议要在全国推行。

“我们估算,如果在全国推广一年可以增加200万里亚尔的收入。如果实现烟草和食盐专卖也可以获得超过300万的收入。”

纳赛尔丁一边点头一边听着老师的汇报,这个时候他真想要两河流域啊。两河流域之于伊朗,相当于埃及之于罗马帝国,江南之于东方之国。当地的农业资源是伊朗需要的,被称为波斯第二帝国的萨珊王朝,首都也放在了两河流域。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农业,农民们的积极性不能被打破。而且伊朗的条件老师也知道,一户农民根本没有能力应对突如其来的灾荒。”

阿米尔有些疑惑,“殿下的意思是……”

“我觉得土地所有权需要收归国有,这也是为了防止其他人趁着灾荒年低价收购土地。”

土地国有,这个在后世已经是见怪不怪的政策在当下是非常新鲜的,要说相像的话,那就是俄国的村社制度了。

“这几天我看了不少欧洲的农业情况,资源最为丰富的法国看着更公平一些,因为在法国凡是买得起土地的人都可以获得土地,但是,正因为如此,土地便分成许多小块,耕种土地的人资金很少,主要依靠本人及其家属的劳动。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及小地块耕作的方式,不仅不能采用现代农业的各种改良措施,反而把耕作者本人变成了奴隶,他被束缚在土地上,必须投入全部精力才能获得相当少的回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