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波斯帝国1845 > 第五十一章 攻占库姆

第五十一章 攻占库姆 (第1/2页)

因为大部分的文件在大不里士,所以纳赛尔丁还要让人去取,这非常耗时间。所以铁路建设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议程。

德黑兰的爱国债券也卖的越来越多,商人和市民是购买的主力。而随着首都附近局势好转,他们对政府的信心大增,加上土地改革法案的推出,农民的向心力也在不断增强。

政府已然占了上风,在11月9日开始,政府军和叛军针对库姆附近的阵地进行反复争夺。政府军这边采用的是新式火枪火炮还有王储发明的子弹,而叛军这边还是冷兵器和火铳。他们只能靠人命去填,这样才能保护住圣城的安全。

居住在库姆的宗教学者不打算妥协,他们加固城防,打算与这座城市共存亡。但城内的居民不打算这么做,要知道政府已经下了命令,说他们未来可以获得一块土地,如果没命了就没办法获得了。

库姆郊区的农民自发的为政府军充当向导,引领他们进攻库姆的薄弱之处。这些学者说话挺利索,但到了战场上只剩下逃跑了。但除非他们逃到奥斯曼的地盘,不然他们必死无疑。

“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在库姆神学院里,一大堆什叶派教士坐在一起,大阿亚图拉坐在中间,此时的他们都没有什么好主意,要么投降,要么殉道。

投降是不可能的,殉道,他们还没做过,但他们谁也不敢。听说会很疼。

“要不,我们和政府谈谈?”

一个人提出了建议,但大阿亚图拉一个眼神,这位就被拉了出去。

实际上拥有这种心思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是神学院的学生,资产比较少。和这些老保不同,他们也看到世界和伊朗的巨大差距,需要进行一定的自我变革,但他们的话语权很弱,所以面对大阿亚图拉的命令时反对变得软弱。

但不管阿亚图拉怎么清除异己,他们的声音总会出现。但他们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政府会不会清算他们。

不过这个很快就被打消了,德黑兰政府再次重申政策,对于继续叛乱的会加重处罚,而现在投降的既往不咎。

此外,那些低级的什叶派教士纳赛尔丁也是进行拉拢,特别是那些神学院学生。他们没有资产就不用受到打击,就看他们愿不愿意了。

11月16日,政府军组建了几架投石机,将大量的劝降传单抛入城中。城中的民众大多识字,因此传播的很快。

传单上没有写什么投降的话,只是用长篇大论说明伊朗现在的困境以及俄国的逼近,而现在却在打内战,这是伊朗的耻辱,这个时候就应该万众一心,洗刷这些耻辱,希望你们能及时回头。

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最容易受到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影响。和俄国战败的耻辱让他们如鲠在喉,而政府的自强不息和宗教学者的只为私利相比,他们自然会做出选择。

至于部落,他们才不会插手这个呢。他们现在已经定居下来,可以经营其他产业获得更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打仗呢?

try{ggauto();} catch(ex){}

11月28日,1.3万政府军对库姆发动了最后的进攻。库姆已经是全民皆兵,但在热武器时代,已经不是光靠人多就能够赢得战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