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3D打印研发成果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在众人的簇拥下,尼古拉和华波西夫来到了GTD25000燃气轮机的面前。眼前的这台燃气轮机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巨大的涡轮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令人震撼的力量。尼古拉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而华波西夫厂长则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款燃气轮机的各项参数和性能。
“老板,我们这款GT25000型燃气轮机借鉴了俄国研发的BTl6000型燃气轮机,西门子的UTD燃气轮机等优势,经过详细的改进已经完成初代版本的制造工作。
经过测试,GT25000型燃气轮机额定功率为29460kW/3270r/min,耗油率为0.255kg/kW·h左右,比阿美莉卡的LM2500型燃气轮机,额定功率为20200kW/3600r/min,耗油率为0.25kg/kW·h性能均高出很多。
此外目前研发的GT25000A型燃气轮机,还可以提升3%的功率。目前俄国内部的很多发电厂已经开始让我们这边下订单,远东船舶集团那边也已经有10台订单在排队中。”此刻的华波西夫内心是无比的骄傲,因为他的心血在这里得到升华,还有远大的未来。
尼古拉高兴之余继续询问道“华波西夫厂长,这个大家伙性能确实非常优异,不过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表现的如何。因为这些都是需要上军舰的,对这方面要求比较高。此外有没有研制出缩小版,比如5000吨位或者以下的护卫舰使用。”
“老板,这个您不用担心。GTD25000燃气轮机还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长时间连续运行的测试中,它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这对于船舶推进来说至关重要。
据了解,两台GTD25000燃气轮机就可以轻松带动一艘1.5万吨的军舰,航速更是可以达到30节以上,这在同类产品中堪称翘楚。
此外,还有GTD2500型号、GTD2000型号、GTD21000型号等燃气轮机分别可以满足2000吨、5000吨、8000吨以及未来的4.5万吨级别的两栖登陆舰使用。
民用设备更加不用发愁,随着订单的增多,后续工厂还要扩建。”华波西夫可是知道,老板的能耐,以后订单这一块绝对不会发愁。
随着燃气轮机参观结束,尼古拉终于把内心的担忧放下来。因为GTD25000燃气轮机的成功研发和生产,标志着俄国在燃气轮机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实现国家工业强国的梦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等到大家回过神来,已经进入到机床实验室。这里正坐落着三台先进的数控机床。看着三台的颜色和外观都不太一样,不过并没有让尼古拉等多久。
华波西夫走上前指着前面最破旧的设备说道“老板,这台是当年苏国时代留下的东芝数控机床设备,目前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我们已经完全吃透里面的技术;
最右边这台是几个月前采购的西门子01年版数控机床设备,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因为那群德国佬保密措施做的太好缘故,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不过这台数控机床设备质量和稳定性都比东芝的要高一个档次;中间这台是我们根据敖德萨数控机床的版本改进而来,目前性能不比这台西门子的差,此外还会有很大的改进上升空间。下面我们演示一下,这台数控机床工作的表现。”
刚说完就有三位五十几岁的老技术工人,已经开始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对基洛级潜艇的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开始工作。看到设备摆放就位之后,熟练的技术工人开始输入程序,三分钟程序操作之后,眼前的数控机床开始缓缓的工作起来。
在经过半个小时的加工之后,得到三位老师傅的反复检查。一套完整的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尼古拉本想用手触摸这个光滑无比的设备,被华波西夫及时制止。“老板,这种东西还是带一个手套更加安全。”
尼古拉也没有多说什么,戴上手套开始感受这个数控机床的作品。当旁边的老师傅戴上塑料手套开始抚摸纹路之时,就是在针对产品进行验收检测。同样都是抚摸,在别人这里就可以得到产品是否合格结论。
尼古拉前世也是了解过一些,数控机床最重要的是他的设备程序及精确制造工艺。当年小日国卖给函夏数控机床之后,估计穿该里面的工作和辅助程序,并对部分参数进行修改。
别人肯定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但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要稍微差一些。询问小日国那边,给出的回复是需要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并且不准他们在场偷看,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那段憋屈的历史,经过百位老专家们六个月奋战,重新设计出一套程序,做出来的产品不比在小日国的差。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这句话对于现在的俄国来说一样有效。
“华波西夫,这个数控机床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下面与我介绍一下钛合金3D打印技术研发的事情,进展如何?”尼古拉对着眼前的设备点评道。
“老板,请随我来。3D打印设备的初版还在实验室那边,不过现在还不能打印钛合金,只能用塑料和其他高新材料进行打印。”华波西夫对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要稍差一些。
来到科研实验部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封闭式设备。此外控制电脑旁边是一个大型机房,里面插满光纤和服务器设备。闪烁的灯光和轰鸣的声音,让尼古拉仿佛回到刚工作跟着技术老师傅做学徒的那段时刻。
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之下,尼古拉亲眼见证这个时代的3D打印技术的神奇魅力,虽然目前只能打印简单的零部件。但已经做到从无到有的突破,下一步将会在软件和材料方面下功夫。
“老板,按照你上次提供的信息。目前的这批钛合金成分,我们都已经做了多次分析,这些高新材料非常适合做飞机的主心骨及框架等重要部位。
目前米格、雅克、安东诺夫等飞机制造厂已经开始替换部门铝合金部件。还可以减轻相应的重量,对航空制造业帮助很大。下一步我们还会正对潜艇的螺旋桨叶片进行改进,用九叶螺旋桨替代七叶螺旋桨,五年后,可能还会生产11叶螺旋桨。
我们对高新材料的研发不会停,对3D打印技术的研发也会注入更多的资金。”华波西夫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尼古拉再拨付一些经费,因为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研发都是需要巨额资金。不过他非常认可未来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上面的贡献。
“我就知道你们会这样说,我会再次给你们拨付2亿美元的资金。我希望加大与俄国科学院大学、伊尔库斯克大学、俄国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太平洋大学等高等学府的研究工作。
必要的时候,招募一些实习生,一起参与这方面的研究,技术是需要传承的,我需要的不单单是3D打印技术,还需要相关的人才。”
尼古拉知道前世的俄国在3D打印这方面研发时间并不算迟,重要的是因为资金问题,顶级专家都被阿美莉卡和函夏瓜分完毕。这就导致俄国非常尴尬,渐渐的掉出第一梯队。
尼古拉再次强调,3D打印技术作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俄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束参观时,尼古拉对工厂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并鼓励全体员工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科研实力,为俄国的工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他也期待3D打印技术能够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俄国的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