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琳黛玉 (第1/2页)
“骆哥,我还想跟你商量一下投稿的事情。”周颂又说,“最近我想写篇小说。”
“什么题材?”骆舟也负责小说板块,对周颂的话非常敏感。
对编辑来说,发掘作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发掘、引导、成就一个好的作者能给编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编辑到底能拿到多少优秀的稿件,与他认识多少作者、在作者面前有多大面子,是密切相关的。
“嗯……算是生活题材吧。”周颂回答。
“写的是学生生活?”骆舟问。第一次写小说的人,多半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创作主题,他觉得周颂也应该是这样。
“也算是吧,不过不是校园生活,是讲放学以后,几个学生和一位老人之间的故事。”周颂说。
周颂当然是第一次写小说,但这个创意可不是他的,而是来自后世——或者说“前生”也可以——的东瀛国度。当然,这个事情就没法跟骆舟说了,也没有必要说。
“挺好,等你写完,可以把初稿给我看看,咱们好好商量一下,争取小改、快过。如果顺利发表出来的话,你可就从诗人变成作家了。”
正常情况下,一部作品想从手写稿纸变成铅字纸样,不修改是不可能的,而且往往还需要编辑深度参与。骆舟觉得周颂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并且会愉快地接受指导。
-----------------
说到“诗人”,骆舟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对了,周颂,编辑部这边还有你的好几封信呢,应该都是你发表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后的读者来信。”
“还有读者给我写信?”周颂笑,“这真是意想不到。”
“为什么不能有读者给你写信?你已经在刊物上发表了好几首诗,而且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水平的作品,怎么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了啊。”
听周颂这么说,骆舟立刻习惯性地反驳。他自己也写诗,出于本能,对诗人的身份还是很看重的。
“哼哼——”坐在一旁的夏琳听着骆舟和周颂的对话,心里有点儿发酸,但看在第一次接触骆舟的份上,不好直接表露出来,只能暗中哼哼。
夏琳可是记得很清楚,上半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发表以后,就连中考复习的压力都没能阻止学校里某些女生向周颂示好。有找他“请教问题”的,有写了诗找他帮忙改的,有干脆写了信塞到课桌里的……没想到今天又让她碰上了这种事情。
我倒要看看,这些“读者”到底写了些什么!夏琳在心里暗暗较劲。
-----------------
“信,我替你收着呢,你稍等……”
骆舟在办公桌的桌面上和几个抽屉里来回翻了好几分钟,把书稿、单据、记事便条之类东西都捯饬了一遍,最后终于翻出一叠用橡皮筋束着的信封递给周颂。
“喏,打开看看吧。不管上面说些什么,至少也是你第一次收到的读者来信,值得纪念。”骆舟说。
“也没什么可看的。”周颂接过信,并没有拆开,表现得也很淡然。读者当然是应该尊重的,但他知道,夏琳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度相当高,说不定现在就已经开始生闷气了,他犯不上给自己找事。
“你看你,这是怎么说话呢。”听到周颂这么说,已经竖着耳朵听了好一阵的夏琳反而阴阳怪气地发话了,“人家女孩子一片热情,专门写信过来联系你,置之不理多不合适啊。”
“还没看信,你就知道是女孩子写的了。”周颂随口吐槽,顺手就把信递给了夏琳,“正好,你替我把把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