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公子卬的名帖(重写版) (第1/2页)
赵盾于是约郯国太子相见对饮于汾水桥头的酒肆,约期在某日上昼,也就是早上。郯国太子大喜过望,终于可以得见老丈人了。在约定的那天,他斋戒沐浴后出门,到酒肆时,赵盾和门客已经在座上等候。
郯国太子高兴地上前行礼,并奉上伴手礼,岂料赵盾拒收,怫然作色:“与老人相期约见,竟然晚于老人,是何道理?”不给郯国太子辩白地机会,赵盾拂袖而去,车驾启动前,留下话来:“明日上昼,再与我相见于此,不可迟到。”
郯国太子连连赔罪。
赵盾丝毫不接受道歉,催促提弥明驱车而去。
从理论上讲,从天明时分到日上三竿,中间的任何时间都可以称之为早上。于是郯国太子为了稳妥起见,次日公鸡打鸣,太阳未从地平线升起的拂晓,郯国太子就摸黑来到酒肆。
此时的酒肆尚未开张,天蒙蒙亮,启明星在黎明的东方夜空中闪耀。
郯国太子赫然看见赵盾的车驾已经停放在路边,而郯国太子之前给赵家的聘礼被放置在车上。
赵盾全然怒,命提弥明把郯国太子给的聘礼卸下车,物归原主:“孺子不足以守家业,休想迎娶我女,聘礼在此,好自为之。”
赵盾驱车走,走时朝日尚未初升,只留下郯国太子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赵盾回家后,召见自己的儿子、女儿:“郯国太子悟性极差,为父业已退聘。当另外物色良人,以为婚姻。”
善儿对相亲名录上的其他弱冠男子,丝毫提不起兴致,赵盾坦言:“若果真没有青年才俊,淑女就嫁与韩厥吧。韩厥此子从小就在我赵家长大,知根知底,相貌、才学、勇武都是国内上品。”
善儿不喜欢韩厥。韩厥的为人,她深知,简直就是姬姓中的姬姓。善儿读书,没有业师可以答疑解惑,父母也懒得搭理她,无奈曾向韩厥请教,韩厥不仅不帮她,反而语重心长地劝导她,妇有妇功,你应该把时间花在女红、家务上,而不是男人才能学的君子六艺,我这是为你好。由此,善儿对韩厥的观感极差。
善儿的母亲也不喜韩厥,甚至没有把他放在自己的女婿候选人名录上。一个破落户,要是把女儿嫁给他,自己在名媛圈的名声可就全毁了——传出去,别人会觉得自家女儿很愁嫁,非得从小在家圈养一个上门女婿才能解决婚姻问题。
赵盾道:“我为中军将,先太傅阳处父与我交厚,国内才俊皆在大学中就学,我尽知之,皆不如韩厥。贤能超越韩厥的、年齿不过三十的,放眼晋国,仅仅只有臾骈一人而已。可惜臾氏已婚,总不能使淑女去做小吧?”
赵盾妻子嚷嚷道:“难不成天下就没有比韩厥更好的男人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