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宋国崛起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说晋(重写版)

第一百九十六章 说晋(重写版) (第1/2页)

菲儿和孙良夫试图长久架空卫室,以免反攻倒算,因此必须快速榨干卫室内孥,省得卫侯犹有余力作倒戈一击,比如说收买关键人物,或者是暗中培养力士。只有保持卫侯积贫积弱,连饮食起居都得仰人鼻息,才能掌控于股掌之间。

清空内孥的办法很少,因为忌惮。使用内孥必须于国有利,否则国人议政,卿大夫抵制。菲儿给出的提案是收复国土。

戚邑是卫国的腰膂,帝国的锁钥。在卫国诸城中,帝丘的人口最多,戚邑次之。田垄交错,五谷丰茂。从殷商时代以来,历经千年的发展,工农在戚邑已发展完备。凡攻城的器械,戚邑无不能造,攻卫所需的粮草,戚邑一城就足以供应。

戚邑不仅物产丰富,还交通便利。这里生产的绢布,粮秣,漆器,可以顺着黄河补给卫国扼守北方的重镇,五鹿;也可以逆流而上,运抵帝丘,楚丘(卫国的故都之一),还可以取道于邲邑,从黄河改船入濮水,抵达卫国南方边城,匡邑与訾邑。

太平时节,卫国可以依靠戚邑水运发展商贸,出口到黄河诸国;一旦烽火四起,戚邑就是卫国的大动脉,连接首都与边境,为之输送兵马,辎重,粮秣。手握戚邑的人,不论是攻郑还是攻晋,都是绝佳的跳板。

于帝丘而言,戚邑是北边的屏障,黄河自西南向东北而过,藩屏其侧。如果狄人、郑军或是晋军从东北方向入侵,卫军可以以戚邑为中心,据河而守,半渡而击;可问题是现在戚邑已不在卫国手中,晋军可以随时从戚邑发兵,围打帝丘。戚邑的粮产足以供应千乘之师,只要晋国喜欢,随时可以像灭虞国,虢国那样吞并卫国。

遥想当年,武王伐纣,千里转战,就是先占了戚邑为据点,才敢包打朝歌。

可以说,戚邑之于卫国,如敖仓之于秦国。有戚则卫安,失之则有累卵之危。

晋文公称霸时,诸侯朝晋,唯独卫侯作死,自以为有楚成王撑腰,就可以无法无天,竟敢派孔达入侵郑国,得三城。

晋文公怒,以先且居、胥臣为将,五月围戚邑,历时一月拔城,随后挥师攻匡邑,一战取之,歼灭卫军全军,俘大将孔达。

从此,卫国失去了戚邑与匡邑。

卫国上下。不论哪个等级,都迫切地希望能收复二邑的故土。于卿大夫而言,收取戚邑,可以使戚邑周边的土地转危为安,他们可以在那里筑城、复城而不被晋人驱逐。于士人而言,新建城邑可以给该等级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于商人而言,收复戚邑可以恢复国际贸易路线,物流成本因戚邑水运极大压缩。于工人而言,商贸复兴打开了手工业的销路,戚邑的粮田进一步降低粮价,肉价。于野人……野人就算了,没人在乎野人的得失。

菲儿希望公子卬以政治掮客的身份说服晋国把城邑归还给卫国,晋宋联盟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晋国公室对宋国很有好感。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