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硫磺的提纯(和谐版) (第2/2页)
日薄西山,菲儿才放人。她恋恋不舍:“明天我不一定能在你身边,天葵快来了。”
公子卬回去后,家臣们争相询问。
“女子哪家的?大夫的?士家的?”
公子卬答曰:“不知。”
“勤否?惫懒否?”
“不知。”
“心向丈夫还是心向娘家?”
“不知。”
“太傅你……哎!”
公子卬:“……”
家臣们又问田双:“你说,太傅两个时辰,到底在做什么?怎么一问三不知?”
田双努力回忆:“一开始两人边饮酒边聊。然后太傅躺着,淑女坐着聊。最后两人抱着聊。”
“聊了些什么?”
“双哪里知道?我在两百步外,啥也听不见。只知道衣服都整齐的很。”没过妻室的田双笃定地说。
农历八月三十。
提纯硫磺的实验,公子卬首先尝试了升华法,工艺并不复杂。他从卫国工匠处定制了一套铜铸的反应容器和管子,因为时下还没有玻璃。
通过隔绝空气加热升华,然后把硫蒸气导向冷凝管,使硫磺凝华。硫磺的沸点是444摄氏度,可卫国没有温度计,因此升华法得到的硫磺没有后世的纯度,但药用效果也比这样用烟熏得效果要好得多。
至于沉降法提纯硫磺,在中国历史上,是明朝郑成功的首创。哪怕是二十世纪,绿岛的乡镇企业用以提炼硫磺的办法都以郑氏的工艺为基础。
开锅、煮油、下柏叶。
硫磺原料中含有不少砒红(硫化砷)、灰分、矿渣与酸这些是公子卬要除去的杂质。
第一步,先用硫磺与油一起煮,把柏叶放在油上,温度不可太高,以柏叶不发黑为准。因为柏叶发黑的温度与硫磺的硫磺的熔点相近。硫磺亲油,悬浮于油层,形成硫磺膏。矿渣、灰分密度大于油,沉于缸底。只要把硫磺膏倒出,于是沉底的灰分、矿渣就与硫磺分离了。
第二步,添薪加柴,扇风点火,使柏叶发黑,于是硫磺膏中的硫磺融化成液体。硫磺液密度大,沉于油底。硫磺膏分离成两种色泽相异的液体,上层为油料的黄色,色泽偏暗,下层为硫磺的本色。公子卬吩咐倒去上层的麻油,灌入油缸。上层油料可循环使用。而下层的硫磺在室温下冷凝后,因为含砒红等杂质,故而色泽不纯正。此时,硫磺中还有油料、酸、砒红混杂。
第三步,煮水,添入硫磺。油与酸溶于水,水分蒸发殆尽后,油与酸也就被去除了。容器中的液体再次分成上下两层,上层黄澄澄的,下层色泽有红色。砒红重,硫磺轻。上层为硫,下层为砒红。分离,就得到了提纯后的硫磺。
一天的实验下来,公子卬的脸都快被二氧化硫漂白了。他给医万定下计划,农历九月初一,以不同硫磺:油料的配比再进行实验;初二,再对比一次提纯和二次提纯的效果……
这时候,公子卬瞥见菲儿的侍卫出现在工坊内。
“何事?”
侍卫不答,只递上一罐枸杞泡水和一包花椒,花椒下赫然押着一支竹签,上面写着今天的赴约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