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喜人的工程进度(重写版) (第1/2页)
辛丑年八月十一。
悬挂厚釜,填塞薪柴,粟水相煮,飘香四溢。为了提振士气,在工地上,公子卬还相当阔气地供应了姜和肉料。
姜是后世的家常,在春秋则是通神的美味。孔子好吃姜,爱不释手,由此可见姜在古代调味品中的地位。
秀吉全家出动,给公子卬修渠赚饭。虽然名义上是给太傅干活,野人们心里都知道自己是在给自家忙活。
经过管理不懈努力地宣传,人人都知道建好水渠后,下田变上田,秀吉心心念念,自己五口之家的产量能上一百二十五石。
“吃不完,吃都吃不完!”已经有人想和老婆多运动,多生几张嘴,也有人想用多余的粮食去城里换衣服,那种温暖舒适的衣服,春秋大多数野人都没有体面的衣服,平日里男人们都赤膊着身体。
开工至今,每日的饭点都是野人们最兴奋的时候。
秀吉和孩子们拿着洗脚吃饭两用的盆子,排着长龙,去领今天的饭食,刚才他踮脚探头张望了一下,知道今天又提供肉羹和小米粥。
自从离开自己门如败寺,屋似破窑的家宅后,公子卬提供的伙食令他又惊又喜。
到工地后,他第一次吃到官家的伙食,一顿居然提供一斤小米,吃不够还能再添,管饱为止。
除此以外,居然还有肉羹与青菜作辅,兴奋得直叫秀吉把叫得上的亲戚都拉过来卖力——他听说了,伙食按照人头点齐,不论健妇、垂髫,一应供应。
以前只有喜事或是佳节的时候,才有油汤涮嘴——秀吉的油水哪来的呢?他跑到城里,义务给屠夫擦案板,擦一天下来,擦案板的抹布沾满了油,他把抹布泡在水里煮,煮出一锅油汤,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年味。
吃饭也是粒粒爱惜,一天两顿,一餐的小米还不到今时吃到的半数。
打听得公子卬一天给三餐后,秀吉记得自己和同伴们都发出了如尝蜂蜜、不敢置信的惊呼声,然后找出最大的锅碗瓢盆来排队——虽然公子卬允诺说食物够多,但是大家还是忧心忡忡,生怕公子卬底子薄,大好吃食被别人领光了。
尤其是听到所有的人都带着大号的洗脚盆去,秀吉更是觉得自己拿碗去盛太亏了。
家贫,洗脚盆肯定用不起陶制的,秀吉吃力地把硕大的木盆扛着去排队,周围的伙伴一个个也都带着木盆、木桶,每人至少都打了两盆子走。
秀吉身后突然传来惊喜交加的叫声,这个声音他感觉有些耳熟,他回过头去,看到一家野人满脸喜色,朝着负责盛饭的那些师傅们叫嚷着。秀吉正想招呼一声,但来打探长丘饮食待遇的那家野人一家突然一起转身,甩开大步向他们来的方向窜去。
盛了小米粥,舀了猪肉青菜羹。肥腻的猪肉在水里荡悠悠,青菜叶子漂在上头。盛饭的师傅那手上下熟练抖动,愣是把一瓢好肉堕了一半下去,秀吉瞅着肥肉吊着心,肥肉掉到缸内的水声让他仿佛身上被卸下一块腱子肉,心疼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