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诱攻(重写版) (第2/2页)
……
就在公子卬以长丘城吸引对方注意时,武驰完成了侦察、绕后、集结、列队。
try{ggauto();} catch(ex){}
武驰左手扶缰、右手夹住骑矛,把它斜指向西边。军队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困难,一如覆水,现在长狄的部署在进攻中已经没有任何章法可言,伍与伍交织在一团,彼此没有了任何呼应。武驰铆定了狄人最混乱、最薄弱的地方下刀。
一片连绵的铿锵声,武驰一夹马腹,向前冲去的时候高声喝道:“慢步齐进,让狄人尝尝我们宋骑的厉害!”
后面又响起连绵的响应声:“让狄人尝尝我们的厉害!”
骑兵队列所过之处,如同秋风扫落叶,后方的狄人步兵转瞬之间被打散了建制,如同星斗一般四处点缀在城外的土地上,惶惶如丧家之犬。
兵败如山倒,溃兵冲散了原本略有战斗力的别部步兵。
缘斯手下的机动部队就成了部队最后的主心骨。
“骑兵出战!”为了掩护慌不择路的溃卒回营,缘斯毫不犹豫下令机动部队掩杀一阵,为友军争取时间。
看到来骑略少于己方骑兵,没有车兵,缘斯冷笑一声:“宋人车兵尚且能让我有所忌惮,宋人骑兵,较之我长狄骑兵,不过鱼腩而已。急击务失。”
长狄与宋兵鏖战多年,对宋国马匹的质量门清。宋国不似秦国,养马技术稀烂,养马人才不说日渐凋零吧,简直一个没有。回交术这样的秘术,在宋国那里只有个概念,在狄人这里是人人都会。遑论选种、饲料等等。
宋国的马除了进口的那一代比较优秀,后面是一代不如一代。
缘斯这边的战马跑得快、体力好,相信能在骑兵对冲中杀对手一个七零八落。
缘斯只手一挥,被寄予厚望的大队骑兵,密密麻麻地从营垒中涌出,仿佛是大马哈鱼集群猎食一般,一千五百量级的骑兵海汹汹而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少量载有箭支的车兵,以备补充前线弓手的箭壶。
声长老腰胯着骏马,圆形的马镳正面中间有凸出的圆鼻,穿系过络头的颊带,通过背面的一双小环,穿挂在马衔环上并用辔绳固定结实。
擎于手心的,是六十磅的弓,全长1.1米,重0.5千克。相比于同期的单体弓,游牧民族一支的长狄采用韧性强的绣线菊木,做成不对称的弓体,组装上北山羊的角片与野牛的牛背筋,缠绕上羊肠衣制成的丝,辅以羊筋熬成的胶,在弓梢处和出箭点贴上骨皮,余者以朱漆涂敷,兼以白桦皮包覆、以润羊血进行防潮处理。
制作精良的弓被赋予了更好的拉伸性能,提供更为充沛的弹力,因而箭矢的初速度在早期的弓中,出类拔萃。
挂在腰下髋骨的是合装式箭囊,由羊皮和木条精心缝合而成,囊上设有皮带,用于射手斜背在身上。箭囊中插着三十支箭矢,长约半米,有青铜、角、骨、木四种品质的四棱锥形箭簇错杂其间。箭簇带有两翼,附上狰狞的倒刺。箭杆后部留有扣弦的弦口。
手上装备有羊皮扳指,用于防止手指被弦勒伤。扳指背面用麻线、皮条作系扣绳,将扳指套在大拇指上并系紧扣绳,大拇指在拉弓时就不会受到弦的勒伤。他的手臂上捆扎着红牛皮护臂,足以预防回弹的弓弦伤及自身。
身为长老,声长老也要冲锋在前。古典时代的战争没有龟缩在后面的大佬。良驹、宝弓和傲视同时代的马具,声长老大呼小叫地冲着公子卬飞驰而来——攻城战打不过,但骑战可是长狄的拿手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