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决战(重写版)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昔日的窝棚也被改造成了方方正正的房子,武功特批了一批粮食给商丘工人,以免他们深受粮价上涨的苦楚。遇到生产任务密集的时候,军队还会匀出肉食,分与能工巧匠。
整整一夜,不知多少民众在辗转难眠中度过,终焉的战争即将爆发,胜则无忧,败则无存。楚丘人最后的宿命就在一把梭哈。
初战小胜的激动和终战的扑朔迷离折磨着每一个人,但这些情绪似乎一点也不曾出现在公子卬的面庞之上,仿佛胜利被牢牢攥在他的手心,是如此得十拿九稳。
“古之名将,泰山崩于眼前而面色不变。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名将风范了吧?”
军队集结在月城,然后大摇大摆地开入约定的战场。
决战的地点是守城方选定的,在山戎人看来,这个战场公平得显得过分。战场距离宋人的城墙有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败绩的话,戎骑可以丝毫不顾及城头上的箭矢,肆意追杀;同样的,战场距离山戎在西门的距离与之相同,倘若戎骑败相显露,一样没可能逃往据点,站稳脚跟。
“真是雄心勃勃!”
戎人无不为宋军将领破釜沉舟的气概所动容。
“敌将这是要不死不休,一战定乾坤啊。”戎王感慨一阵,然后询问手下:“之前你说过,宋将的名讳是什么?”
事实上,和宋国某家族交换情报的时候,公子卬的名讳是被提及过的。不过戎王很快就把这个不曾交手,未经沙场历练的公子抛诸脑后,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是一个姿势,一个动作。
好像叫公子仰,还是公子俯,还是公子趴,还是公子跪
“启禀大王,是公子卬,字子瞻。”
“唔。公子卬。”戎王点点头,这是继武功、太子江以后,第三个入他法眼的敌将。
“大王,快看。”一个人把手指志向循序而出的宋国军队,开出城的军队既有步兵,也有骑兵,前排的骑兵大概五十多,步兵们扛着长矛、大把的旗帜拥在城下,再往后的视野就被各种旗帜遮蔽了。
“宋兵怎么出了这么多步兵?在骑兵的机动性下,步兵又能有何作为?”
戎兵的语气很轻蔑,多年的战争证实了,骑兵对步兵的兵种克制。
戎王瞥了他一眼:“宋将打算击败我部的骑兵后,以步兵打扫战场。给落马的骑手补刀,牵走无主的马匹。”
“宋将真是雄心勃勃。”一个戎骑面有忧色:“大王,战争的精要,就是把最关键的力量投入到最关键的战场。眼下大战将兴,我们只有一百二十骑迎战,尚有一百五十骑分散在另外三个据点。是不是考虑把他们召回?”
“不。”戎王拒绝了:“截至目前为止,本王还没有见识过公子卬的勇武。种种情报显示,这是个诡谲甚于勇武之将。无论是在拂晓的偷袭,还是在井水的投发……或许公子卬只是虚晃一枪,误导本王把另外三门的骑兵召回,他好趁机收集城外的粮食,抑或是城外业已安排了几车粮食,隐藏暗处,只等据点撤围,趁机输送城内。”
左右闻言无不左右称是。纷纷斥责方才杞人忧天的言论。
“你在教大王做事?”
“若是听你的,岂不是中了宋人的奸计?”
“宋人先前苟在城中不敢应战,此定为调虎离山之计。”
戎王摆摆手,止住了讨论:“无论如何一百二十骑对五十骑,优势在我。况且我军尚有五十骑,装备了缴获的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