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流水线智造

第四百九十二章 流水线智造 (第1/2页)

孙淼很惊讶,惊讶到有点惊悚。

但当大会结束之后他跟其他人提及此事,大家的反应倒是很稀松平常。

“孙总的意思我没听明白,”尚杰笑呵呵的,跟着其他部长走向小会议室,准备继续开内部会,“了解员工请假情况这种事情,对李总来说算什么?”

“陈利明跟李云是确实提前请假了,有手续,他知道正常。”孙淼说道,“……也不正常,我不认为李总会特地关注这个会有谁请假。”

“小雅确实一早才私底下跟我请假,我还没报上系统。”白书云说道,又看了汪紫一眼,“不过……”

“李总有属于自己的情报系统,否则很难管理万人级别的大公司,各位应该都知道。”汪紫看来像停了这个话题。

“何光呢?发烧到都没来得及跟温部请假,难道李总会安排人专门盯着?这几个人三个子公司小组长,一个边缘中层……”

“你想说啥?”尚杰问。

“李总昨晚跟我要了一下他们参加培训的资料,里边有照片。”孙淼神秘兮兮地,“我觉得……他很可能是记住了所有人的长相,今天发言的时候对照着匹配了,才会知道谁没来。”

啊?

“我觉得你真的该休息了,孙总。”温欣说道。

“对啊,就算李总有这能力记住,他干嘛要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做这种……没啥意义的事情?”

尚杰此问问住了孙淼。

“太神话了也不好。”汪紫特地说了一句,“李总希望你保持住竞争的野心。”

孙淼感觉心底突然就燃起了火,点了点头。

然而他兴奋的原因是——“神还是会向我降下一瞥的!”

但事实证明,孙淼的神话还不够。

他竟然认可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的表述。

实际上,李颜基本等于致辞期间抽空玩了个游戏而已。

所以说,这群部长们虽然总觉得自己站在李颜面前压力太大,但就算是成了信徒的孙淼,也想象不到李颜到底有多牛逼。

这群部长本来就在面对李颜的时候倍感压力,曹海斌近期疯狂开会也是意识到新一年李颜必然找他了解工作进展,可谓是吃不香睡不好。

加上他想象着“李颜搞定光刻机”的可能性,更是紧张到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狂人”曹海斌在李颜面前,几乎可以用温顺形容。

“海斌,这件事主要还是你牵头,讲讲进度跟思路吧。”李颜带着流水线智造的核心团队一路走回了他的办公室,路上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曹海斌看了刘立伟一眼,竟然透露出一点求助的意思。

刘立伟耸肩,做了个“加油”的口型。

团队六个人,除了两位部长,剩下的四个骨干都是第一次进李颜办公室。

他们全都露出了震惊脸,像进入新天地一样。

倒不是惊异于李颜办公室的“豪华”,在不少未来科技员工的想象中,李颜办公室不是金碧辉煌就是科技感满满,绝不可能存在什么实用主义小书架、大家都能坐的沙发这种玩意儿。

虽然东西很齐全,但大家也早有耳闻。

震撼的,还是这满墙满地的书。

说乱也不乱,该叠好的都叠好了,仔细一看就知道应该有多个层面的分类,并且有一些资料册夹满了书签,几乎每一坨书旁边都有一本翻得纸都蓬松了的笔记本。

名字基本都是看一眼就要晕过去的类型。

不可谓不震撼。

“跟七龙珠的时光屋似的,感觉这里时间流速都不一样。”

“修炼房呗。”

两个年轻点的窃窃私语。

李颜往沙发一坐,示意其他人轻松点,“今天不是什么正经汇报,我知道你们做了很多工作,之前报来的材料我都看了,收集得还算齐全。不过想要把一个理想化的项目落地,还需要足够好的思路。聊聊吧,你们的思考成果。”

曹海斌深吸一口气,说道,“李总,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整理,流水线的分类呢,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工艺特点来分,生产流水线可以分为连续流水线、装配流水线和加工流水……”

李颜皱眉了。

曹海斌于是马上停下。

“就算是汇报,你对我说这些基础的东西,我是不满意的。”

“……我的问题。”

“时间宝贵,你们递交的研究报告我全都看了,你就当我也深度参与了所有内容,没必要重复说。挑重点。”

这一下给曹海斌整不会了。

“放松,海斌。”李颜开始给大家泡咖啡,“应该没有不喝咖啡的吧?”

大家摇摇头。

“不要怕错,我们是讨论。”

曹海斌于是硬着头皮把他对流水线智造项目的理解说了一遍。

李颜尽量控制自己不要皱眉,但是听到“最终目的是让流水线的效率更上一层楼”的时候,还是没绷住。

“你一开始就没搞明白一件事,海斌,流水线就是工业生产的通解吗?”

曹海斌本人所接触的产业,确实如此,但既然李颜这么问了……

“或许不是,但我认为只要是工业生产,机器肯定比人快,只是效率跟成本问题而已。”

“流水线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首先就要搞明白。”李颜喝了口咖啡,“高度定制的产品与流水线没有半毛钱关系,胚子倒是有可能。”

“但只要上了数量规模……”

“有成本问题,成本本来就是效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李颜说道,“我们不是在展望未来,你可以说未来的算法算力足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很低的成本消化掉复杂的定制需求。但这是一个要落实的项目,我们必须立足现在。”

“因为您提到过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哪怕不计成本,难道全部用流水线就是提高效率?”

李颜已经尽量控制语速了,但压迫力还是拉满,曹海斌大冬天的鬓角却冒了汗。

“只要如您所说,流水线能做到足够的高定制性,或许就可以反过来解决高定制产品的流水线生产困难,从而提高社会工业生产效率。”

李颜摇了摇头,又喝了口咖啡,“你迷失在海量的流水线资料分析里了。我要的‘定制’流水线,是高度自动化的,模块化的。重点在于流水线本身——这才是我们要生产的东西,‘因材施教’,我们甚至应该搞出来一套效率计算公式。精益化跟流水化也要拆分……海斌,你再想想,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曹海斌已经不自信了:“让……社会工业生产效率更上一层楼?”

“别站这么高,从我们落地的角度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