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百姓服务,等待靖难 (第2/2页)
商振江则选拔了八百名机灵可靠的人组成了苏王府情报局,简称苏情局,负责内部的肃奸和外部情报的打探。
众人在朱允熥这里领到了谕旨,有分别接了谢彦根据朱允熥的要求,专门打造的各单位的印玺,便分别去忙了。
随后,朱允熥叫住了马和与孟祥辉。
他安排马和暂时组织人手担负起赣州府城及十二个县的地方官工作。
孟祥辉则要立刻组织起培训班,将赣州所有愿意留任的官员组织起来学习。
并且,他还根据前世的记忆,将赣州府的官员级别从新做了梳理,分别是员、副股、股、副科、科、副处、处、副局、局、副统领,大统领。
try{ggauto();} catch(ex){}
朱允熥以大统领的身份为第一级。
李景云、耿玉是、林威、马和、沐晟、谢雨氤等六名委员称为副统领为第二级。
随后,朱允熥又和谢雨氤商量了按照级别发放俸禄的标准,和沐晟商量各类法规和制度等等......
经过三天紧锣密鼓的各种会议和商量,朱允熥终于讲所有的事情全部理顺,并且解答了其他人心中对于工作的疑惑,整个赣州,开始加快马力全力运转起来。三年时间,朱允熥十七岁了。
十七岁的他,已经长成了一名翩翩少年。
个子要比以前高出近两头,如今已经有一米七八的高度。
在这三年中,朱允熥每日不辍的跟随李景云、沐晟、林威等人习武。
如今的他,虽然看起来仍然是一副面如冠玉的青年模样,但实际上他的身体要比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要强壮了不少,浑身上下都是线条分明的肌肉。
云曦也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如今更是明眸皓齿,一颦一笑都能牵动人心。
他们两个虽然还没有成婚,但已经住在了一起,这让朱允熥在每日处理完繁忙的封地事务之后,每次回到府邸,都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幸福。
这三年时间,整个赣州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朱允熥等人的努力,赣州所有的土地都得到了重新分配,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如今的赣州,每年百姓不仅丰衣足食,还能积攒下超过百万石的粮食。
另外,朱允熥还根据十二个县各县不同的资源禀赋分别成立了不同的工坊,每天可以出产生铁十万斤,煤炭五十万斤。
大明农工子弟小学如今已经在十二个县兴办起来,按照朱允熥的要求,凡是将适龄学童送入学校的家庭,不仅不收学费,并且免除徭役,基本上赣州八成以上的孩童都进入了学校学习。
至于成年人中的文盲,岳龙刚的农会、侯小亮的工匠会为他们开办的扫盲学校,让这些人也都基本上有了读书看报的能力。
《新明日报》已经在整个赣州发行,以每周一刊的方式印制,每一期报纸上,朱允熥都会亲自书写一篇名为《天下大同》的文章,向读者宣传人生而自由,人人平等、建立法治制度、技术进步能够改变人间之类的文章。
苏王军队如今已经扩编为三个师和十二个团,共计两万五千人,分别编了两个军。
第一军是野战军,李景云,岳龙刚,三个师长分别是沐晟、林威和尹子剑。
这是朱允熥手中的机动力量,在朱允熥的要求下,他们三天之内随时可以开赴赣州府的任何一个地方,完成靖边或缴费的任务。
第二军是治安军,马和,侯小亮,下面直属十二个团,分别驻守在赣州的十二个县,负责维持当地的治安以及防务工作。
在朱允熥的带领下,整个赣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老百姓们大部分接受了他的思想,即使还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地主和读书人,也被他用银子购买了土地,并安排治安军护送他们带着家产离开了赣州。
除此之外,随着妇女联合会的不但宣传,留下来的赣州百姓也逐渐接受了男女平等,男女都可以出来务工的理念,经过三年时间,一大批妇女被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各大工坊的女工。
就在赣州飞速发展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应天,却是一片风起云涌,波诡云谲的气氛。
朱元璋此时已经六十九岁了,据商振江派去应天的内线汇报,他已经卧床不起一个多月了,这一次,恐怕很快就要灯枯油尽了。
根据朱允熥的记忆,他的生命还有一年就要走到尽头,到时候,朱允炆一旦登基,在黄子澄、齐泰等人的怂恿下,他必然会选择削藩,而刚刚休养生息了不到三十年的华夏大地,又将再一次卷入到战火之中。
就要来了,看着面前账册上的各项数据,如果说,刚来大明时的自己是茫然懵懂,孤立无援,如今,自己终于有了自己的力量,可以在这个时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了。
朱允熥心中默默的想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本书完
写在后面,这是作者第一次在网上写作,第一本书,不太了解网络文学的规律,因此这一本书的成绩不是很好,就写到这里吧。
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下一本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