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第1/2页)
徐凡划分好监军的职责之后,看向陈岗问道:“现在我们的粮草有多少?”
这是徐凡最关心的一点,可以说义军不用其他起义者败坏军纪,就是因为手中有大量的粮食,徐凡可以用粮食以2-3倍的价格购买其他物资,秋收之后起义,徐凡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陈岗则苦着脸对徐凡道:“我们从阳县本就运输出2万石的粮食,现在又多了7万石粮食,义军根本没有足够多的辎重车和船来运输如此多的粮食。即便现在我们一日三餐猛吃粮食,但一日最多也只能消耗150石的粮食。”
徐凡道:“尽量用粮食交换牛,马,车,船等运输工具和牲口,实在没有也可以用粮食交换布匹,肉食等轻的货物,尽量不留一粒粮食给秦军。”
而后他看向坐在最后面的大铁锤道:“大铁锤,义军现在却是运输工具,你要想办法多执政辎重车和独轮车,每多一辆辎重车,义军上下就可以多吃一口粮食。”
对于粮食徐凡是极其重视的,即便现在是逃命的阶段,他也尽量多的携带粮食,徐凡的底线是足够整个义军上下食用一年,而按照义军现在军队数量和家小,义军最起码要携带10万石以上的粮食去大别山,才能让义军有发展的资本。
大铁锤苦着脸道:“独轮车虽然好制造,但轮子却难造,要是头领给小人一年时间,小人倒是可以制造出上千辆独轮车。”
徐凡也只能说道:“尽量制造运输量大的辎重车吧。”
陈林想了想道:“我军现在超过2000名士兵了,而且数量还能继续扩大,完全不用像现在躲避秦军的进攻。虽然不敢说义军可以在野战当中胜过秦军,但守城,义军完全不用担心秦军。义军完全不用退出南顿县。”
陈林不是徐凡,在他看来义军就应该不断攻城略地,增加兵力,当他们的兵力足够多之后,完全可以歼灭陈郡郡兵,而像徐凡说什么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逃到山区义军还如何壮大?
这只能说是时代影响个人,对陈林来说爆兵流才是王道,但对徐凡来说,那是自寻死路,在山区建立根据地,而后训练军队,完备制度才是王道,是他们义军最容易成功的道路。
徐凡道:“不可起傲慢之心,义军这点实力连陈郡郡兵都不能战胜,更不要说拥兵百万的大秦了。我军只有一直流动,秦军才难以围剿我们,但要是义军滞留在南顿县,陈郡的郡国兵会轻易把我们包围在南顿县,而后不断征召士兵把我们围困死。义军动则活,静则死。”
周章道:“南顿继续南下不到百里是项县,那是名将项燕将军的封地,对秦国不满的忠义之士遍布,我军留下一半士兵驻守南顿县,余下1000士兵继续南下,攻占项县,取得项氏一族的帮众,足够改变义军现在的态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