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易安风云传 > 第四章 女侠抱憾终殒命 还报恩情拜苏门

第四章 女侠抱憾终殒命 还报恩情拜苏门 (第2/2页)

苏印之点点头,吩咐厨房弄了几样小菜,一碟馒头,一碗清粥,十分不好意思:“过了午膳时间,想来你们也没有好好吃饭!便叫膳房随意弄了些吃食,成世叔和小兄弟先将就垫垫吧!”

成惜上急忙致谢,也不客气,端起一碗米粥,细心地喂着男童。

苏印之瞧他虽是个糙汉打扮,喂孩子时却极为细致,举手投足自有章法,似是做惯了一般。

那孩子却十分挑剔,除了一道水晶肴,其余小菜竟是半点不入口。

苏印之看得忍不住暗暗叹息,寻常人家若有一个体弱的孩子,确是极为不易。这孩子大概自小跟着成惜上,对他十分依赖,想必家中也无其他亲人可托付,否则从北境到平阳,遥遥万里,也不必带着一个体弱的孩子一路同行。

苏印之心中百转千回,看向男童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同情。

苏长风陪着平阳县尉巡查防务,辰时方归,未及用饭,便直奔客房,见了那枚木鱼剑,泪水涟涟。

木鱼剑上刻着苏轻尘的私印,比帮中弟子联络所用的木剑,要珍贵一些。除了帮中长老和堂主,便只赠予有过命交情之人。

又听闻来人姓成,不由上下打量,仍有惊疑:“敢问阁下,可是当年北燕国殿前指挥成落川的族人?”

成惜上一脸惭愧:“成落川是在下的族叔,只是早已出了五服。在下也只是在年幼时见过一次!”

苏长风释然。

当年,义父遭受小人蒙蔽,中了软筋散,流落于金陵附近。得一农户所救,那座村庄便是成家庄。曾在江湖赫赫有名的北燕殿前指挥使成落川,便是他们的族人。只是后来因种种原因四散飘零,成落川自北燕降罪流放后,也不知所踪。

义父后来赠予村长一枚木鱼剑,挑明身份。言明若是他日成家庄族人遭遇难题,可去苏安帮堂会求助。

不曾想,竟是亲自找上门。

此事已过去将近二十年,看成惜上不过三十来岁,那村长育有两个儿子,按年纪推算应是幺子,便不疑有他。

“当年,多亏了令尊出手相救,才有我义父如今的安泰!如今族人可都还好?”

“唉……”成惜上叹了一口气,“这些年四处打仗,金陵地理位置特殊,齐国和中原皇族虽表面和气,可下头那些州县官兵,战时打仗,闲时搜刮民脂民膏,我的族人,死的死,逃的逃,也不知道如今光景如何了!”

苏长风不由心生怜悯,但多年来为宸国王族守卫疆土,已养成多听少言的习惯,想来成惜上此次也是想借着送雪莲的名义,投奔苏安帮,便安慰几句,叮嘱他们叔侄二人且安心住下。又吩咐苏印之,按上宾接待,谁知成惜上却连连摆手推辞,长吁短叹,似有难言之隐。

苏长风行走江湖,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也不追问,见那男童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好生安慰几句,便要告辞离开。

谁知,成惜上一个疾步上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阻了苏长风去路。

苏长风和苏印之皆大吃一惊。

“成兄弟,你这是做什么?”苏长风急忙上前扶起。谁知成惜上十分倔强,跪着不肯起,声泪俱下:“苏帮主,我知今日贸然上门,实属不该!可,可我也是没有法子的了!”

“我知道,成兄弟快快起来!有话慢慢说。”苏长风只道他是想出言留在平阳城,便耐心安抚,“如今你家中既然已无亲人,那便留在帮中吧,苏安帮如今管着宸国的河道漕运护卫,若是你不嫌弃,留下做个船帮脚夫可好?”

说是船帮脚夫,实则也不需费什么力气,只是每次商船出港时,需随船跟着,待到目的地,交割完成再随船返回。

谁知成惜上头摇的如拨浪鼓:“苏帮主!在下所求,并非为己!而是想,求您救救我的侄儿!”

他看向床上昏睡的男童,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孩子自小体弱,一岁多的时候又不知怎的染的喘疾,大夫说现下虽不致命,但若是一直如此,恐要常年卧床!我孤身一人,实在无力照顾他!听闻苏老帮主有一套内功心法,可强身健体!在下此来,便是想让侄儿拜入苏老帮主门下,不求学有所成,但求保命啊!”

苏印之心中有异,那成家人,虽不是什么江湖高手,但听祖父说过,也堂堂正正,从不轻易折腰,怎的这位成惜上,却如一个深闺妇人一般,动不动就哭哭啼啼。

但仔细一想也觉得情有可原,想来怕是被这孩子的病,折磨得身心俱疲。方才瞧这孩子,十分娇气,一个大男人带着一个幼童生活,个中艰辛,常人的确难以想象,不由得朝师父望了望。

苏长风沉吟片刻,上前扶起成惜上:“成兄弟,非我推辞,只是练武之事,十分辛苦,冬熬三九,夏熬三伏,不可有一日懈怠,寻常人尚且承受不住,我足下现有亲授弟子四人,除了眼前这位大弟子,自小跟着我,才小有成就。方才我也见令侄竟是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衣着打扮虽陈旧,却干净清爽,想来平日里被你照顾的十分周到,如此,怕是吃不得这份苦啊!”

“苏帮主,他定能吃的这份苦!”成惜上急忙辩解,“这孩子乖的很,只要你肯留下他,教他内功心法,哪怕一招一式都不会也无妨,若是实在为难,留在府中做个小厮使唤也行!”

说着又要流泪:“这是我兄长的唯一血脉,我若是不能好好照顾,那我有何颜面,去地下见我的父母兄嫂啊!”

哭的撕心裂肺,苏长风不由有些头疼,只好答应道:“成兄莫要心伤!在下先试一试可好!”

成惜上破涕为笑,连连点头:“好!好!好!只要苏帮主肯留他便好!”

苏长风想了想,交待道:“内功心法看似简单,实则要领悟其中的奥妙,也需天赋。家父的心法乃是多年修为,没有一点武功的人初练并无益!这样吧,在下的夫人虽武功不高,但于心法的造诣却是极强,她自创了一套心法,又得我义母李慕白亲自指点,天下无双。若坚持修炼,可凝神静气,疏通穴位,令侄若能领悟其要义,我再让夫人正式收他为徒,授他其他的心法!”

成惜上一急,可转念一想,武功之事苏长风比自己在行,他如此安排定有道理。若是一味强求,恐适得其反。便不再多言,急忙拉着男童跪下,方方正正磕了三个头。

苏长风这才仔细打量这孩子,只见他虽面色苍白,却十分好看,五官挺拔,狭长的丹凤眼本十分凌厉,但因疲累双目微睁,倒显得有几分慵懒。

若是出身富贵,将来大概是个风度翩翩的玉面公子。

苏长风心中也有几分欢喜,上前拉起孩子,亲切的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童眨了眨双眼,娇声娇气地说:“白芷!”

苏长风一愣。

成惜上解释道:“此名乃是兄长所取,他常年在山中采药,白芷最为常见,性情坚韧,药用广泛,又不娇气……”他止住了话头。

苏长风点点头,为人父母,对孩子总是寄予美好的厚望的。不由得摸了摸孩子的发顶,慈爱地说:“今日早些歇息吧!明日一早,我带你去见夫人!”

成惜上大喜过望。

苏安帮创帮百年,帮规极严,此前开设武馆,教授武功。自四国分裂后,各地流民剧增,抢劫掠夺之事便屡禁不止,各国之间商贸官道,总是不太平,更有甚者,连诸侯进贡给朝廷的岁贡都敢抢。

起初,一些重要的文件货物,衙门会派大内高手一路护送,后来民间的商队商船,纷纷效仿,找些江湖游侠。苏安帮便渐渐露了头角,侠义之名家喻户晓,逐渐在各地都建了分舵堂会,又因其堂会的长老们武功高强,在江湖上也博得一席之地。

历年来,各处分舵的舵主,每隔三年,由当地弟子推选,皆是德高望重的长老,为准确了解各地民情,各分舵每月需飞鸽传书,汇报当地情势,每年四月需到平阳总舵,召开一次长老大会。

今年恰逢苏小姐满周宴,便将长老大会改在了三月,许多离平阳较远的分舵长老,怕误了日子,早早便到了。是以苏府上下比平日热闹许多。

成惜上带着成白芷一早起来,出了小院,便听到前院一阵一阵的说话声,在门边探了头望过去,只见练武场边,一群苏安帮弟子正在练早操,横竖各五排,个个精气十足,带队操练之人,竟是苏印之。

他虽只有十二岁,举止之间已隐隐有苏帮主的风范,给弟子们示范动作,下盘稳当,出拳有力,一招一式皆十分有章法。

成惜上不由暗叹,指着苏印之对成白芷说:“少爷,瞧见没?只要能得苏帮主夫妇亲自教授,您也可以像那位大哥哥一般,身强体健!”

成白芷似懂非懂,只是点点头。

用过早膳,便有小厮过来引路,带着成惜上叔侄,去前厅拜会帮主夫妇。

前厅之中,苏长风端坐于正位,旁边一位中年男子,生的剑眉星目,留着长长的山羊胡,手中摇着一把折扇,却是书生打扮。帮主夫人叶眉坐于下首,旁边是一位打扮干净利索的中年妇人,腰间别着一副长鞭,对面分别坐着两位男子,一人年纪稍长,面目和善,另一人约莫四十来岁,虽不致面目狰狞,却算不得好看。

“成兄,这位是信阳分舵白峰白长老!”他指了指旁边的那位书生说道,又对着下首三人引荐,“这三位分别是通州青峰堂堂主管江、兰陵飞鸟堂堂主马千和,和临沧派二当家洛三娘!”

成惜上领着孩子一一行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