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假玉玺令诸国战 寒门幼子入剑宗 (第2/2页)
退朝之后,萧睦玄单独召见了郑同。
“老师,成大侠那边,可有消息传来?这假玉玺号令诸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郑同微微皱眉,低头不语,萧睦玄顿时委顿下来:“已经这么久了,难道,这玉玺失窃,当真与襄阳王无关?”
“陛下莫急!成师弟的信中说,那伙盗贼并非一般的江湖游侠,十分狡诈,他在永州数月,并未查出任何踪迹!不过,这期间曾有一人数次在码头露面,因身形、模样,与西楚的昆仑派十分相似,是以他特别留心。”
“昆仑派远在芙蓉城的怒山之中,鲜少下山,距离永州上千里,近日也未听闻有什么江湖集会!”
“正是如此!所以成师弟怀疑,此事应与西楚有关!”
萧睦玄点点头,又想起另一件事:“康乐王爷可有消息传回?那苏家,可曾松口了?”
郑同摇摇头:“苏轻尘自诩江湖正派,他的女儿如今是宸国国主的生母,个中缘由,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与我朝廷有过多牵连!陛下莫急,康乐王爷说,他已有了妙计,定能让苏轻尘和他夫人,心甘情愿收下小皇孙!”
“哦?那朕拭目以待!”
正说着,内侍雷均来报,说太子府刚刚又传召了御医,似乎是小皇孙又发病了。
萧睦玄大急,忙让雷均带了许多珍贵药材,亲自送去太子府,查探情况。
太子萧光勉唯一的儿子萧缙,自幼体弱,御医曾断言活不过五岁,养在后宫鲜少见人,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饶是如此,三岁上依旧得了喘疾,时常发作便喘咳不止,非要施以刺络,放出瘀血才可化解。
可近来天气转冷,小皇孙喘疾发作愈发频繁。御医也束手无策。
倒是康乐王爷府中的一位门客,无意间得知此事,说齐国安平君林攸之的长女林瑛和,幼年也患此症。被送往潼关药王府,拜在神医卢明门下,以真气佐之心法,可舒气畅血,经过数年调理,倒是治好了顽疾。
太子妃曾氏听闻,十分欣喜,跪求元景帝,派使者去潼关请神医卢明出山。
谁知卢明十分为难,细问之下才知,他一生医人无数,疑难杂症不在话下。唯有这喘疾,成因不明,他无从下手。林瑛和的内功心法,乃是机缘巧合之下,得苏轻尘和夫人李慕白所授。
然,这夫妇二人性情十分古怪,收徒弟从来只看眼缘,不看身世。
之所以会救林瑛和,只因这女娃,与他们那不听话的女儿有几分相似,事后才知她是齐国的郡主。
两国于政事上十分微妙,何况苏燕宛如今是王宫的太妃,于情于理都不该与齐国皇室有过多牵扯,治好林瑛和后,短暂的师徒情缘便就此断了。
苏燕宛也是自小体弱多病,学不得一点武艺。这是夫妇俩此生最大的憾事。
可萧缙不过是个三岁多的小男娃,苏轻尘并没有闲情逸致,教一个小奶娃学武功。
萧睦玄并不死心,苏轻尘的内功号称天下第一,他愿意倾举国之力,换回孙儿性命。
只是苏轻尘十分固执,康乐王爷数次造访,皆未松口。
太子府灯火通明,宫人内侍来去匆匆,皆神色凛然,无人敢放肆喧哗。
小皇孙萧缙躺在榻上,一张小脸憋的通红,喘息不已,似喉咙间有异物噎住。
御医已经施过一次针,可是不过一刻钟,便又发作。
“御医!快,您再施一次针啊!”太子妃摇着御医的胳膊,哀求道。
“太子妃,这刺络之法,每用一次须间隔三日,否则身体受不住,会心悸而亡!”
“那,那怎么办!就真的没有别的法子了吗?”太子妃满脸泪水,哭的肝肠寸断。
御医十分不忍,思忖半晌,摇了摇头。
太子妃几乎昏死过去。
自打生下这孩子,便每日提心吊胆,仔细照料,不曾想没有一日安生。太子萧光勉于男女之事上十分不得力,遍寻天下奇药,才得了一个儿子。如今他的身子,已无法再有子嗣。
若是萧缙不能治好,即使萧光勉是太子,恐将来也与那帝位无缘……
门外的太子听闻御医之言,突然直挺挺跪了下来,对着空中的明月泪如泉涌:
“苍天在上,月娥娘娘,若您有灵,请保佑缙儿度过此难关!我,我愿舍我半生性命,换我儿平安无忧!”
什么皇位富贵,他统统都可以不要!为人父母,不过所求子女平安!
他在心底呐喊,只是,此等狂悖言论,未敢宣泄出口,若是被有心之人听去,不止父皇要苛责,恐怕朝臣也要非议。
一片乌云遮住了月光,原本月朗星稀的夜空,瞬间失去了光彩。到了后半夜,鲜少落雪的神都,居然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洋洋洒洒,如漫天纸片。
才刚立冬。
静谧的雪花,让忧伤笼罩的太子府,多了一丝萧瑟。
并非所有的冬天都会下雪,也并非所有的孩童都如萧皇孙这般不幸。
远在永州的顾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天气虽冷,府里上下却热闹非凡。
大公子顾天林于归乡途中,机缘巧合救下一对逃难的夫妇,并一个两岁上下的孩童。可惜,那对夫妇于逃难途中,饥饿交迫,生了重病,竟双双离世。
独留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临终前,夫妇二人将孩子托付给了顾天林。他只得抱回府中。
好在,顾府虽是永州大户,却是出身江湖,并不似世家大族,对血脉之事看得那般重。顾天林成婚四年,夫人乔氏连怀两胎,皆未能保住。倒是大大伤了气血。
顾府如今的当家人、顾氏谪云剑剑宗掌门顾青,便做主将这孩子记在顾天林名下,日后悉心调教,如亲生一般。
顾天林夫妇自然欢喜,尽心尽力,广邀江湖好友、永州大户,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认亲宴,以向世人宣告,这孩子已入顾门,排耀字辈,取名顾耀庭。又因方士测字,言明这娃娃命中克火,故而隐去耀字。
顾庭生的面目清秀,乔氏请了永州城最好的裁缝,裁做了许多新衣,沐浴过后,梳了羊角辫,睁着忽闪的大眼睛,十分机灵。
“瞧这孩子,骨骼清奇,眉眼间隐隐有一丝坚韧之气,倒是个练武的好架子!”武当派掌门丘城桐,是个武痴,看着顾庭天赋异禀,不由得两眼放光。
“是啊!丘掌门,若非顾兄自己武艺出众,你倒是可以收这孩子为徒!”旁边一个素衣中年女子打趣道。她是灵山游虚阁的二当家游子惠,是顾夫人的闺中老友。
“唉!丘掌门,就算要收徒,也得先让他学了谪云剑再说!你可莫要横刀夺爱啊!”一个二十来岁的美妇也出声,她是顾青的侄女顾蕴玉,潼关药王府顾宏卢静怡夫妇的长女,不久前刚成亲,嫁给了潼关最大的药贩商司南家长子司南钧。
丘城桐故作生气扫了众人一眼,拉着顾庭爱不释手,惹来众人一阵笑意。
忽然,前面门童喊了一句:“永州刺史李湘李大人到!”
正在正厅迎接贵客的顾青和顾天林,闻讯急忙走了出来,躬身迎接。
在场诸位虽是江湖豪杰,平日里行侠仗义受人尊敬,可到底也是寻常百姓,遇到做官的,总是要放低姿态礼遇三分,纷纷朝李刺史行礼。
李湘不过三十岁出头,是神宗三年的春试三甲,他熟读各处人文地志,又十分懂为官之道,永州地处宸齐交界,人情复杂,又有多股江湖势力盘桓,故而委派至此。
入得院内,见排场甚为铺张,李湘不由一愣,片刻便朝顾青父子拱手作揖:“恭喜顾掌门添丁之喜啊!”
顾青爽朗一笑,十分豪迈:“多谢李大人光临寒舍!今日略备薄酒,稍后,李大人定要赏脸,陪顾某多饮几杯!”
“哈哈!一定,一定!”李湘寒暄,目光落在了顾天林身后。
廊下,站着一位身姿卓越的年轻男子,面容十分陌生,身侧的女子面容娇美,自透着一股雍容。她怀里抱着一个不足一岁的女婴,睁着一双琥珀般的双眸,好奇地看着。
“顾掌门,李某眼拙,这二位大侠似乎有些面生!”李湘好奇道。
顾天林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笑笑引荐:“这二位是平阳苏安帮的少帮主,苏长风和夫人叶眉。他们随我兄长一家,一同从潼关回平阳。路过永州,便停留几日!”
李湘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