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自信的袁绍 (第2/2页)
“如今吾与曹操相持不下,云长与翼德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何不留此二人与吾,以雪颜良之恨!”
刘备没想到袁绍居然真的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头上,暗暗庆幸自己之前也留了一手,连忙解释道:
try{ggauto();} catch(ex){}
“将军有所不知,吾翼德虽勇,却不可单独为将。
刘景升虽备同宗,然则其麾下骄兵悍将颇多,有翼德与吾同行,方可便宜行事。”
袁绍一听似乎也有些道理,便道:“那公可使人召云长,令其速来。”
刘备知道这一次不能再推了,否则袁绍就要起疑心,于是痛快地答应下来:“吾即遣孙乾往召之可也。”
袁绍闻言大喜,终于肯放刘备离开。
刘备刚一离开,郭图便道,“主公莫要太过相信刘备,昔日他在曹操麾下便是以此借口离去。
吾观其见主公与曹操相持不下,如今已有离意,此去必不会返。”
郭图跟田丰、沮授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也会进谏,但从来不会坚持进谏,惹得袁绍不高兴。
他奉行明哲保身那一套,但水平比贾诩差得多,所以往往就演变成了在背后人坏话的情形。
如今也是一样,刚刚刘备在的时候他一言不发,等到刘备离开立刻便劝起了袁绍。
袁绍闻言,不禁也犹豫起来。
正在这时,简雍入内,一开口就让袁绍和郭图同时一愣:
“将军,玄德此去,必不回矣。”
袁绍和郭图对望一眼,随即精神一振,看向简雍,“然则计将安出?”
简雍拱手一揖:“某愿与偕往:一则同刘表,二则监住玄德。”
袁绍闻言当即大笑起来。
简雍跟郭图的看法一致,都是觉得刘备此去不会再回来。
不同的是郭图只是出了事实,简雍却直接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向。
这正是他想要的。
袁绍这个人优点不少,缺点也很多。
但有一个很关键的缺点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他明知简雍一早就跟着刘备,却自信的认为简雍已经倒向了自己。
原因就是这段时间刘备有好几次外出,像延津之战、汝南之战,跟着刘备的人都是孙乾。
至于简雍则是自愿留在袁绍身边,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
这就让袁绍产生了一种错觉,简雍早已经变成了自己人。
如今简雍这番话更是坚定了袁绍这个想法。
毕竟跟刘备相比,自己才是更值得追随的主公。
于是他也没有怀疑,便命简雍与玄德同行,监视刘备,服刘表。
简雍在的时候郭图没有开口,简雍刚一走,他立刻劝谏:
“刘备前去汝南,未见成事,今又使与简雍同往荆州,必不返矣。”
然而袁绍却自信满满地道:“汝勿多疑,简雍自有见识。”
郭图:oo
行吧,你是主公你了算。
他才不会像田丰、沮授那样坚持进谏。
徒惹袁绍生气不,还得不到什么好处。
当然,郭图内心深处其实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不聊事情。
刘备走就走了,没了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遗憾的其实是关羽和张飞这两员万刃的猛将。
不过还是那句话,就算是没了刘关张三兄弟,袁绍照样还是能打赢曹操。
郭图是发自真心这么想的。
就这样,刘备从汝南返回河北不久,又以一招金蝉脱壳之计带着孙乾、简雍、张飞等人离开。
很快,一行人在汝南重新相聚。
期间关羽还收得二员将领,一为周仓,一为裴元绍。
周仓本来是黄巾军三巨头张宝的部将。
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
两人原本想要投奔在一直盘踞在汝南,同属黄巾军的刘辟和龚都。
谁知去年一场大战,龚都被许褚当场斩杀。
这支在黄巾起义后就一直盘踞在汝南的黄巾军也自此烟消云散。
刘辟带着残余的部队一路南奔,渡过汝水,又得赵云接应,这才狼狈不堪的进入新蔡。
眼见龚都已死,赵云又对他有救命之恩,索性便投了张绣。
周仓和裴元绍没能赶上趟,只好再一次蛰伏起来。
这次刘备来到汝南,再度与曹仁交战,也让两人看到了机会。
谁知还没等到他们投奔刘备,刘备就跑了。
两缺即傻眼。
好在关羽被刘备留了下来。
这一次两人生怕再次错过机会,抓紧时间投奔了关羽。
这样一来,刘关张三兄弟,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再加上周仓和裴元绍的部将,终于凑足了近五千人。
在几度颠簸流离,与家人数次失散以后,刘备总算是凑齐了一支颇居规模的势力。
眼见曹操和袁绍胜负未分,他也没有立刻去投刘表。
一方面继续保持着跟弋阳鲁肃的联系,一方面开始扎根汝南,徐图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