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没落的茅山道馆 (第1/2页)
《茅山道馆》。
古董级的瓦片砖造平房,外墙连基本的水泥都未曾砌上,任由陈年老旧的古董级红砖裸露、遭岁月风化摧残。
道馆周围皆为荒凉沙尘,随便找个位置一站,视线内绝看不见任何房舍或建筑物。
门板上高挂着《茅山道馆》四个字的招牌,表皮斑剥脱落,四边木角年久失修,惨遭虫蛀,右上角早成了空心木,只剩下表皮硬撑,风大时还不时被掀开。
两道打开的褪色大门看不出原色,隐约在几处未褪尽的淡红斑剥,显现它曾是红色的过往。
再转往门内,五坪不到的小屋被供桌上香烟熏黑的《三清道祖》神像占去一大半,地上的原色水泥裂了好几处,缺失了好多块,导致地面凹凸不平,更遑论老时代的木制供桌破损不堪,连奉茶的杯子也是远古时期的唐朝瓷制品,三个有两个是缺角破损。
前来问事的白发驼背微胖老先生,好奇的东张西望,满心期待。
嫌弃全写满脸上的粉领族女儿扶着他,不时嘟嚷:“什么破烂道馆?连张象样的影像沙发都不给招待?”
2068年,元宇宙全面取代实体,在过去,必须有一套真的沙发方能坐着休憩,可元宇宙世代之后,只要能进入元宇宙,想躺便能创造出无敌软床,想坐便有豪华沙发可坐,虽然实际上也许是坐或躺在地上,精神力却是无比享受。
“不是道馆,而是古老传说的万事屋,不管任何疑难杂症,皆可在此找到答案。”
老先生回忆起儿时曾被贩卖人口集团拐走一个月,父母用尽人脉、求了警察与征信社搜寻没有半点线索,最后由老家的舅老太公直上茅山道馆问事,立马找回了他。
所以茅山道馆对他而言,是像神一般的救命恩人。
“就这破烂荒屋也配叫万事屋?”粉领族女儿蹙眉,啧了一声,轻问,“您没找错地方吧!”
老先生笑着摇头,儿时的经验告诉他,这里,远胜任何调查机构,虽然他始终没搞懂万事屋当年是怎么找到他的。
当时,他已经被掳人集团干部推上船,与其他孩童要送往国外——
见父亲坚信到笑瞇瞇,粉领族女儿懒得再辩,把目光锁定屋里的神像。
这间曾经风光一时,备有乩身——据说是神仙附体的古老传统道馆,如同万事屋,专门提供解忧,举凡走失、寻人、官司走向,甚至是命案真凶,透过神像向【乩身】指引明路,再由【桌头】解说成一般语言,解决问事者的疑难杂症——的古老传统道馆。
然而,外人认知的【桌头】是神明附体给【乩身】后,传达【乩身】含糊不清的说话内容给客人知道的翻译官,说白点,【乩身】便是神仙代表,而【桌头】则是代表与问事者之间的翻译官。
此刻,神像桌边站着的便是等着被问事的旧时代【桌头】青年,枫央。
他只大罗剎一岁,留着简捷利落的短发,发尾总是飞扬外翘,看起来像刺猬,极细眉与双眼皮大眼贴得很近,船型宽唇抿紧时,薄得像条直线,可温和的长相与孤僻的个性完全不搭。
耐性极佳的他,望眼欲穿的盯往大门外。
虽然他并非道馆继承人,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道馆的神仙附体根本不存在,神像之所以可以向【乩身】提供信息来源,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元宇宙作祟。
他的推理源自于【乩身】每回被神仙附体前,得预先戴上红色眼罩。
他研究过,眼罩里有精密的薄体科技网状物应该得透过【乩身】的视网膜方能进入,而元宇宙里有什么他无法理解的因素,所以得再透过【桌头】口头传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