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戎奎兵犯陈塘关 太子出手救尤其 (第2/2页)
“陈天霸?这个人孤倒是听说过,确有些本事,他能行?”
“当然不行。”此时,妲己从偏殿走出说道。
穆王问道:“哦,爱妃何以知晓陈天霸不行。”
妲己道:“陛下有所不知,陈天霸虽然勇猛,但实属有勇无谋,上阵杀敌还可以,但叫他领兵,恐怕难堪重任。”
穆王犹豫了,对闻天说奥:“大司马,你看这.......”
妲己说道:“陛下不要担忧,臣妾保举一人,定能为陛下分忧。”
“啊,爱妃快快说来,你要保举谁呀。”
“当朝新任骠骑将军。”
“你是说,造父?”
妲己点点头:“是的,陛下。骠骑将军有勇有谋,正是戎奎克星,定能当此重任。不负君恩。”
“大司马,你看爱妃保举之人是否可行?”
闻天一时也找不出合适人选,点点头说道:“骠骑将军曾经舍身相救陛下,实为神勇之将,既然夫人保举,依臣之见,不妨一试。”
穆王听了,说:“好吧,既然爱妃保举,大司马同意,就这么办,孤这就下旨。”
穆王唤过晴儿:“宣后宫总管费五速来见孤。”
“是,陛下,奴婢这就前去。”
不多时,费五上气不接下气赶来:“陛下,宣召奴才何事?”
穆王道:“即刻前往将军府传孤旨意:命骠骑将军造父领兵五万增援陈塘关,不得有误,钦此!”
“是,陛下,奴才这就前去将军府传旨。”
费五手捧圣旨急急忙忙朝将军府而去。
守门卫士告诉费五:“将军不再府内,正在校场点兵。”
费五哪敢耽搁,急急忙忙向校场赶去。
镐京城西点校场。
旌旗猎猎,人喊马嘶,杀声震天。
骠骑将军造父正操演三军。
费五气喘吁吁赶来,高声道:“骠骑将军,骠骑将军,你让咱家好找。”
造父接住费五,说道:“费总管不在宫中侍候陛下,找本将何事?”
费五上气不接下气,说:“皇上有旨,让咱家来传旨。”
费五拿出圣旨,说道:“圣旨到,骠骑将军接旨。”
“陛下万岁,万万岁。”造父率三军山呼万岁,跪接圣旨。
费五展开圣旨,宣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孤有爱民之意,然戎狄部落赵王戎奎不思君恩,不恤民心,起兵反叛,犯我大周边关陈塘关。骠骑将军造父忠心体国,英雄盖世,怀报国之志,实为上将之材。故,特命骠骑将军整军待发,备足粮草,三日内,沙场点兵五万,发兵陈塘关平叛,不得有误,钦此!”
“臣造父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造父接过圣旨,对费五说道:“有劳公公,请转告陛下,造父定当忠心报国,平定叛乱,以谢王恩。”
费五道:“恭喜将军,咱家定当如实转达将军之意,恭祝将军早日凯旋,得胜归来。”
费五这就要走,造父喊道:“公公且慢。些许意思,望公公不要嫌弃。”
说罢,吩咐侍从递上一包钱币,塞到费五怀里。
“将军你这是,哎,咱家愧领了。”费五假意推辞,拿上钱币,回延禧宫交旨去了。
再说,尤皇后见说不动穆王,只得再到太子府与公子根商量对策。
太子府守门黄门老远看见尤皇后朝太子府而来,立即禀报:“禀报太子,奴才看见皇后急匆匆向太子府来了。特前来禀报。”
公子根听闻禀报,知道皇后定为臣相之事而来。
吩咐道:“皇后来了,立即开门迎接皇后。”
公子根接住皇后,施礼请安。
问道:“母后何以得闲,来我太子府。”
皇后气愤说道:“本宫刚从你父王那儿过来,哼,你父王做事太绝,臣相的事,丝毫不松口。”
“母后已经去过延禧宫了?”
“是的,本宫想让你父王看在夫妻情分上,饶恕臣相这一次。”
“父王怎么说?”
“怎么说,薄情寡义,他说旨意下,不得更改。”
“母后,既然父王如此态度,您可有应对之策。”
尤皇后摇摇头,说道:“本宫现心乱如麻,哪来应对之策,这不,来找太子商议,看太子有无回旋的办法。”
“哼,他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他称心。”
公子根问道:“母后此话何意?”
尤皇后道:“你父王不是非要纳那两个妖精为妃吗,本宫原来答应过你父王纳妃请求。但现在他这样绝情,本宫说什么也不入他纳妃意愿,让他干着急,看谁耗得过谁?”
公子根听得,劝道:“母后万万不可如此去想,您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只能把所有事情搞僵,弄得大家面上都不好看,下不来台。”
尤皇后听公子根说完,不解,问道:“太子此话怎讲?”
公子根道:“母后您是知道的,父王乃一国之君,你这样针锋相对,犹如针尖对麦芒,不但伤了父王的体面,使父王在群臣和百姓面前失去威信,而且大大损害您在百姓中宽宏大度,母仪天下的光辉形象,也伤害了您和父王的夫妻情分,于国、于己都没有好处。”
尤皇后听完公子根的话,觉得颇有道理。
问道:“那依太子之意此事如何处置为好。”
公子根想了想,说道:“儿臣倒有一计,不知母后是否首肯?”
尤皇后说道:“太子有何良策,尽管说来,如果可行,本宫定会采纳。”
“既然母后这么说了,儿臣就说了。”
尤皇后点点头,示意公子根说下去。
公子根说道:“儿臣此计,叫顺水推舟。”
“怎么个顺水推舟法?”
公子根说道:“母后,父王不是要纳妃吗,儿臣的意思是,母后大度一点,还是答应父王的纳妃请求,为妲己和青青两个姑娘举行册封仪式,儿臣再找合适的时机向父王进言,让他宽恕臣相。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尤皇后听了公子根的话,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想到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无奈点头答应。
延禧宫。
穆王正在休息,小黄门来报:“启禀陛下,太子求见。”
“宣他进来吧。”
太子见了穆王,行了跪拜礼。
“太子来见孤有何事?”
公子根满面含笑道:“恭喜父王,贺喜父王。”
穆王不解,问道:“太子此话何意,孤喜从何来?”
“父王,母后已经答应父王招纳妲己,青青二位姑娘为妃,这还不是天大的喜事?”
穆王沮丧道:“喜倒是喜事,虽然你母后曾经是答应过这事儿,可后来又反悔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公子根道:“父王错怪母后了,儿臣刚才从母后那里来,就是代表母后来报这个喜讯的。”
“啊,你母后真同意了?”
公子根点点头,说:“是的。”
穆王高兴道:“太子所言属实?我就说嘛,皇后一向宽以待人,温文大度,不似那乡野村妇。”
公子根借机说道:“父王,母后一向都维护父王在百姓和群臣之中的威望,事事都让着父王。母后此次生气,纯粹是因臣相这件事情一时转不过弯来,望父王开恩,不要责怪母后。”
穆王道:“皇后如此大度,倒显得孤小气了。孤与你母后几十年夫妻,自然知道你母后秉性,太子回去告诉皇后,孤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夫妻情分,不会把她藐视孤王这事儿放在心上。至于臣相之事,孤会再仔细斟酌。”
太子见穆王已然松口,目的已经达到。
起身道:“多谢父王,儿臣这就回去告诉母后。”
穆王挥挥手,说道:“嗯,好吧,退下吧。”
欲知造父如何增援陈塘关,尤其是否官服原职,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