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你一眨眼日子都去哪儿了 (第1/1页)
等晚上回家,才发现家里没何雨柱住的地方。何大清想了想,让女儿去跟徐慧真住,何雨柱到雨水那里。李首长这回要待3天。到时候何雨柱才跟着回去。何大清还以为雨水会不开心,没想到雨水好久没见何雨柱,突然看到哥哥很高兴,哪儿有心情去埋怨自己的屋子被占了。秦京茹这边也要和徐慧真一起睡。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下可热闹了。秦淮茹竟然也跑到小屋子去凑热闹,何大清心想,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跟儿子睡,还能交流一下想法。第二天,于莉来找何雨柱,何雨柱还是客客气气,不冷不热的样子。不过他是也没拒绝于莉的邀请,去北海公园区玩。于莉高兴起来,抱着何雨柱的胳膊扬长而去。刘光天和阎解成看在眼里,一个个眼睛里都能喷出火来。“哥俩干嘛呢,小鬼儿守门呢?都挡住路了。”两个人一扭头,看见何大清推车子出来。“看什么看?小心眼珠子掉出来当球踩了!该干嘛干嘛去,今儿可上班,不赚钱吃饭娶媳妇啊~”被何大清呵斥着,两个人谁也没敢支楞,都像兔子一样跑回院子。看着何雨柱和于莉的背影,何大清吸了一口气,傻柱会不会学自己变成一号渣男啊?何雨柱走之前,何大清带着他去了去娄家坐了坐。也是给娄太太看看自家唐家菜的传人。毕竟小宋才成长起来,现在继承了自己本事的还只有何雨柱。人靠衣装,何雨柱这一身军装,加上在队伍上的锻炼,身子挺拔,看上去很顺眼,也算是衣服托人,娄太太看到很是满意。问了几句,回答铿锵有力,以前流里流气的胡同串子腔都没有了。娄晓娥也忍不住问了几个个人问题。还把何雨柱脸问红了。把娄家娘俩逗得哈哈大笑。何雨柱过来必然要献艺的。虽然不是唐家的家传菜式。也是老何家成名的家传小菜。何大清也愿意给何雨柱这个机会,拿出的都是一等一的食材。厨艺不谈,就是光食材就大大加分。娄太太:“老何,你看看带孩子来,还自备食材,真是太客气了。柱子这孩子手艺确实好,要不是身在部队,我都想让他去唐家菜馆去练一段时间,我们家的菜算是后继有人了。”娄晓娥说:“唐家菜太麻烦,用了那么多功,我觉得今天的菜已经很好吃了。何叔,你做的好吃,还是你儿子做的好吃?”娄太太一瞪眼:“小孩懂什么?等过几年你就知道了,我唐家菜是什么食材?都是一顶一的最顶配的食材,放很多大厨的手里都糟践了,我唐家菜却能弘扬本味,融汇天下百味,独钓一味综领百味,近乎至极神启,这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地方。”娄太太虽然没有厨艺,不过就是能出口成章,夸起自家的手段,天花乱坠。娄晓娥揉了揉脑门,默默的吃下一块牛肉,就是香!哼!娄逸年笑道:“
唐家菜还有文化命脉,代表着传承,为啥这么些有名的文化人都要去一尝唐家菜为荣?不单单是味道了。”娄太太连连点头颇为认可。娄晓娥撇了撇嘴。这时候何大清不便插嘴,尽管他也同意娄晓娥的看法。......送儿子东南飞以后。老何的日子平淡下来。随后的两三年,他家倒是人丁兴旺。家里多了四个孩子。这里面有徐慧真的儿子。另外梁拉娣在省里的一家钢厂当主任。徐慧真和陈雪茹帮着他打理生意。可以说日子过的相当不错。老何虽然没升官,不过小说事业经营的不错,算是一个名人了。他写的东西很有几本是对于市场思考的,很难说不是想改变些什么,夹带了一些私货。不过似乎没什么用。但是像娄逸年看后大加称赞,让老何在工商界认识了不少人。可惜有些东西另外的人是看不上的,讨论也只限于小圈子。老何另外一部分就是写社会现象,家庭伦理的,都是短篇,也和范金有合作居多。今年开始上面开始狠抓钢铁,提升产量,梁拉娣也占了便宜,去了京城附近新建的小钢厂里当了副厂长。老何答应她当厂长的愿望就这么实现了。虽然厂子小,却不是草台班子,还是生产市场缺少的特种钢。小秦庄也受到提升农业产量的压力,好歹老何帮忙建的厂子让小秦庄有些家底,四处买粮应对。小秦庄的厂子已经扩大了不少,甚至老何,娄董,黄坡三个人搞了一条生产线生产汽水,直接就是照抄小可乐,有老何,思路参考凉茶,把味道搞很像。光这个买卖起来,让大伙赚了不少。何大清也低调许多,原本他从没张扬,虽然是真有钱,但是也没买房子置地,还在大院中栖身。都这样了,各种活动索性也不参加了,就是上班,回家带孩子。最多去小酒馆坐坐,带带小宋这个徒弟,小南这个旁听。这些年,这俩小子水平可提升不少。中间何雨柱又回来过两次,其中三个人比过一次,除了小宋还是弱了一些,小南和何雨柱已经各有擅长了。不过这场比试,最高兴的还是雨水,于海棠,娄晓娥,秦京茹,于莉,丁秋楠......这些女人。于莉似乎还想着何雨柱,不过对方似乎对她已经并不在意。真是岁月如歌,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秋季。这天,何大清正和秦淮茹和徐慧真聊天。秦淮茹早已经知道老何的干的好事,开始还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身边老妈劝了几句。更有用的是秦京茹的一句话:“要是姐夫喜欢我,我也想跟姐夫过,谁家老婆能过咱家这日子啊~”说的秦淮茹啥心思也提不起来了。不过秦淮茹不想输给家里其他女人,就想到小秦庄工厂搞搞经营。..可惜老何还舍不得,毕竟自己还要身边常有人伺候,帮忙照顾起居。比起来,还是秦淮茹这方面更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