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讲究 (第1/2页)
贾梗反倒是没有这些顾虑,点了点头,有时间就打,没时间就推呗,又不是什么大事。
老杨头一看这个,心里有底了:“你呀,还真是有眼不识真人,看见没?小贾师傅!
家具厂的大拿!还没上班呢,就有俩徒弟上门了!我这三十六条腿,全是出自小贾师傅的手。”
“老杨,你不会开玩笑吧?你要是不想说就不说,弄个学徒你逗我干嘛?”
“嘿!你个郭二麻子,我吃饱了撑的逗你?你要是不信就拉倒!小贾师傅,咱不和他一般见识,听我儿子说,这床是为了方便搬运,要后装?您看……”
“对,让个人过来搭把手,帮我扶一下。”
贾梗从后腰拿出敲卯榫的金丝楠木锤,又拿了一块软木当垫木,免的伤了锤子。
“成,老汉我给你打下手!”
“杨大爷,您这岁数……”
……
最终,杨大爷还是没能打下手,还用得着杨大爷?木头搬到新房以后,有很多过来看家具的,真要是打下手,一人一根木头都不够拿!
贾梗干活也是干脆利落,手拿木锤:当当当当……
没用多一会儿,床就安装完了!
贾梗开始了他的表演~拿着木锤敲着床:“床长七尺、榻宽五尺七,夫妻和和又美美,床头上面莲子结,福气多多子孙绵……”
一套吉利话,这是木匠行的老规矩,这事儿还是当年老教授当故事讲给贾梗他们听的呢。
大木匠上梁的时候也有一套吉利话,像什么~伏维日吉时良,大地开张,祭上梁万事大吉昌,此梁生在深山万丈长,原来姓芳名金娘……
这时候若是不体验一下,贾梗不是白来一回了?
这吉利话说得好,有懂的大叫一声好,然后告诉老杨头给红包。
这时候老杨头的儿子连忙把红包拿出来,递给了贾梗,贾梗道了声谢。
老杨头的儿子又开始让烟了……
……
贾梗来这么一出也是有目的的,这一来是自己岁数小,怕别人不信!
自己来这么一出,懂的都懂了,人这是有传承的,就算是贾梗接了活儿,自己做不来,人师兄、师傅也能代劳,不会砸了手艺和招牌。
这第二点嘛,老京都人都爱讲究,有这么个讲究,老杨有面子,贾梗也有宣传了。
……
“行了,杨大爷,家里还有事儿呢,我就先回去了!”
“小贾师傅,吃完饭再走吧!”老杨热情的留贾梗。
“不了!不了!家还有事!”
最终,贾梗被杨老汉的儿子骑着自行车送了回来,一路上杨老汉的儿子这叫一个感谢啊。
这次他可是在院子里拔了尖儿了,这可多亏了贾梗。
而且,这家具只收了一百七十七,都是好材料,做工还精细……
……
贾梗回来了,回来的时候,人们都下班了,看这易中海正要往屋里走呢。
“一大爷爷,三天以后有时间没?”
“棒梗啊,什么事儿啊?”
“哦,这不是嘛,门卫杨大爷家今天把家具拉走了,钱也给我了,我想着三天以后,请您和一大奶奶过去吃一顿,顺便感谢一下您。”
京都人请客也有讲究:三天为请,两天叫叫,一天那是提溜。
平辈可以叫,晚辈可以提溜,长辈得用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