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众生堂 (第2/2页)
“再下冒然晚上赴任,实乃考虑欠妥。”
王之涣所言化解了当下的尴尬,姚崇之脸上的尴尬之意瞬间少了几分,
来到大堂之后,姚崇之当即令人拿出了一套官服和一把钥匙。
“本官虽未出城远迎,可这套县尉官服和老弟住处,本官早已令人准备妥当。”
王之涣没有急着接过官服和钥匙,当下问起了橘县的治安情况。
姚崇之坐下之后抿了一口茶,悠然道“橘县虽小,由于某些缘由一直备受朝廷关注,本官上任以来不敢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治安良好当说得过去。”
王之涣万没想到姚崇之会如此自信,且不说橘县的治安情况,光是城门的那些士兵和城内百姓脸上的病容来看这橘县便好不到哪去。
“再下来之前听说已有三任县尉死在任上,不知可有此事?”
姚崇之闻之脸色微变,可随即又恢复正常。
“老弟所言非虚,实际情况却跟你听到的有些不同。”
“三任县尉之死,皆有由来。”
“张县尉死于饮酒过量,彭县尉死于旧伤发作,最后一任县尉死于屋内封闭烤火导致的中毒。”
“县尉再小也是官,朝廷官员死于任上绝非小事,三人之死皆有南州派来的仵作查验,并无任何蹊跷。”
王之涣故作释怀的点了点头。
一件事可以理解为意外,接二连三的发生意外则是必然。
他接过官服和钥匙刚准备与众人道别,这时却听姚县令道“老弟今日好生休息,明日我亲自带你视察橘县。”
王之涣充满感激的点了点头,从目前看来,姚县令倒是还算正常。
当了刑警这么多年他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案件并不是发生之后才有了线索。
在案件发生之前便已有因素在影响案件的走向,案发之后,警方的动向亦决定案件的最终走向。
简单来说要想解开橘县的种种谜团,从他入城的一刻起便要时刻关注周边那些不寻常的人和事。
他的到来必定会引起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便是破解疑团的关键钥匙。
两人跟着一名衙役来到了姚县令准备的院子,院子虽然不大,里边好歹有两间房,正好够王之涣和郭霜一人一间。
进屋后,房间倒是干净整洁。
此处离县衙也不远,看得出来姚县令确实上了心。
两人分房时,陪同来的衙役脸上显得有些惊讶。
王之涣赶忙解释了一番,暂时只好将郭霜说成是他表妹。
否则孤男寡女住在一起,难免引起旁人非议。
颠簸了一天,王之涣倒在床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一向少梦的他居然在到达橘县的第一晚,做了一个诡异的梦。
梦中一白衣老者背对着他在捣鼓一些瓶瓶罐罐,敲击声声音越来越大,不襟让人有些不安。
当他朝着白衣老者走去打算一探究竟时,竟发现那些瓶瓶罐罐全是死人的骨头!
一些骨头已然被白衣老者敲得粉碎,还有一些未被敲碎的颅骨赫然躺在罐子里。
当他猛然回头,那白衣老者竟冲他鬼魅一笑。
只闻一声鸡鸣,那白衣老者消失不见,王之涣蹭的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身后的被褥上被冷汗浇得露出了一个人形。
王之涣起床洗了把脸,回想起那个梦还心有余悸。
当了这么多年的刑警,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可这种从内心深处传来的恐惧似乎来得非比寻常。
他换好衣服准备出门,郭霜这时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见他穿着县尉服,头上带着官帽,腰间配着唐刀,郭霜的眼神当中似乎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郭姑娘昨日睡得可好?”
郭霜摇了摇头,道“橘县的空气之中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想来或许是瘴气,希望王大人早日找到卢凌峰的下落才好。”
郭霜这么一说,王之涣察觉出空气之中确实有股异味,并且晚上这股味道明显大于白天。
“卢少卿一事再下定当竭尽全力,还请郭姑娘安心住些时日。”
郭霜未再多言,转身回了房间。
王之涣来到县衙大堂时,姚县令似乎已等候多时,桌上的茶水都凉了几分。
见他到任,姚崇之立即迎了上去,随即带他视察起了橘县。
一行五人不知不觉来到了城外。
橘县四周全是云海茫茫的高山,太阳升起来后,部分阳光穿透云雾照射在田间,形成了无数个光圈,颇为壮观。
“橘县共有三个乡十八个镇六十二个村,全县人口约三千余人。”
“橘县常年受瘴气所扰,之所以还有现在的人口规模,大多被这些山里的橘子所吸引。”
“橘县因盛产橘子而出名,可这橘县的橘子并不好吃,大多精制成药材销往大唐各大药铺。”
“橘皮、橘络可都是化咳之谈的良药啊。”
王之涣感叹了一句“由此说来,橘县百姓的收入应当不错。”
姚崇之颇为自豪的点了点头“每年上交朝廷的税银,都能提前完成。”
正当姚崇之带着王之涣视察橘县时,一名长者络腮胡的捕快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县令大人,出..出事了。”
姚崇之瞪了他一眼道“慌什么,正好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你们新来的县尉。”
经姚崇之介绍,王之涣得知此人乃橘县捕头,名为赵九山。
见他神色慌张,王之涣猜测此事定然不小,当即询问了一番。
“禀县尉大人,在城东的破庙有人拾到了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居..居然是一具切碎了的尸体。”
众人一听,吓得当场屏住了呼吸。
一时间,现场安静得仿佛能够听见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