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德妃 (第1/2页)
成年的皇子一般很少到后宫来,毕竟要避嫌,就是十三、十四在宫里住着,也不能在后宫久待,一般是请了安,不多时就得回阿哥所。
但毕竟能经常见,比起已经出宫开府的皇子来说,与母妃之间门还是更亲密些。
胤禛、十四和德妃的情况尤其明显。
为了防止前朝外戚专权的情况再次出现,康熙除了让后妃混养孩子,还用许多方式尽量减少后妃对孩子的影响。
像十四这样能一直被生母养在身边的,也实属难得。
德妃已经是四妃之一的高位嫔妃,一宫之主,不需要看主位嫔妃的脸色,无人来插手她管教十四,就使得十四比起其他皇子更张扬些。不像十三,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
皇子上学后课业繁重,也不可能天天从“南三所”、“乾东、西五所”这些阿哥所里,天天的跑去后宫请安。
十四幼时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就没他不敢做的事。
因此,德妃对小儿子的疼爱外,还加上了每日的惦念。以前德妃常常对身边的嬷嬷念叨着,“这孩子脾气直,不要惹了那个兄长生气才好。”
“要是惹出了什么烂摊子,看我不收拾他”
至于胤禛,他回到德妃身边都十岁了,在古代可以当半个大人看,又是性格内敛,不爱表达感情的。对于他,德妃的回答是
“胤禛老四是个性子沉稳的,都十几岁成家的人了,哪会想十四这泼猴天天闯祸且不用我操心。”
有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作为胤禛的养母,始终让德妃心里憋了一口气。
现在虽然已经身处高位,但每次看到胤禛这个儿子,她心中就会不自觉的想到,当时在皇贵妃佟佳氏宫中,自己卑躬屈膝当宫女的日子。对现在的她来说,这就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而她之所以能进封德嫔,生下胤祚,都是在将胤禛抱给佟佳氏之后,康熙对她的补偿与奖赏。
这让她有种感觉,好似自己做了一个卖儿求荣的人。
可她明明不是
当时她只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还能违抗的了佟佳氏和皇上的意思不成
佟佳氏死后,她也是松了一口气的,终于可以不用再偷偷摸摸的惦念儿子了,送出去的大儿子也将回到自己身边了吧
但可恨的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死后三年,胤禛都还住在她的宫中,显然是把佟佳氏这个养母放在自己这个生母之上了。
既然如此,那自然也无需为他多操心了,不是吗毕竟十四这个爱笑爱闹的都顾不过来呢。
胤禛在宫道上走着,苏培盛捧着另一个匣子小心跟在后面,就觉着贝勒爷的脚步时快时慢,他在后面跟着也要注意速度,保持步调。
匣子虽说不是太重,但也沉手,苏培盛却半点不敢叫苦,反而还更加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了贝勒爷。
两个小太监垂手跟着苏培盛身后,幽灵似的,一点动静都不出,苏培盛也不让他们来拿匣子,只当没这两人。
长长的宫道上静悄悄的,偶尔才能见到宫人,看到贝勒爷,也早早的贴墙跪下,一动不动,好似融入了背后红色的宫墙里。等胤禛过去了,才敢悄悄起身,缓缓退走。
永和宫里知道四贝勒要来,低等宫人们就该回避的回避,该改道的改道。
其他低位嫔妃也待在屋里闭紧房门,约束了宫人,免得冲撞了。
因此,每次到永和宫,胤禛都感到这不大的宫殿却寂静空旷极了,恍惚间门还以为这里已经陷入了沉眠。
说起来,他见母妃的次数,可能还比不上乌拉那拉氏,毕竟福晋进宫方便些,母妃有什么事也好传话。不知道乌拉那拉氏是不是跟他有一样的感觉。
胤禛对这里所有的印象一直都是如此的清淡。唯一能打破这份清淡的只有十四。
小的时候最常见的一幕就是十四下学后来拜见母妃,人未到,声先到。
“母妃今儿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呀是不是我最爱吃的烧鹅大老远我就闻到香味儿了。”
男童跳跃着蹦了进来,也将这清冷的宫殿点燃了,所有景物人仿佛一下子都活了过来。乳母和小太监追在身后,宫女接过外衣,嬷嬷已经准备好了湿帕子擦脸擦手,母妃笑的温暖,冲男童张开怀抱。
就算十四已经长成了十几岁的少年,依旧是这座宫殿活力的源泉。是这座宫殿的小主人。
胤禛将脑中的画面拂去,缓缓跨过门廊,便有小宫女躬身行礼,进去通传。他在门口等候了片刻,便被叫进去。
小宫女掀开厚厚的门帘,就有一股暖香袭来。
母妃这里常年燃着一种淡淡的熏香,每次来请安都能闻到,让人闻着就感觉淡然平和,正呼应着整座宫殿的宁静。
宫人们规矩是极严格的,安静的伫立在一旁,完美的融入背景,德妃还是肃穆的在主位上坐着。
“儿臣给母妃请安。”
德妃淡淡道“起吧,坐。喝口茶暖暖身子。”
小宫女上前上了茶。胤禛一尝,是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正是康熙三十八年春,皇阿玛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时,重新起名叫碧螺春的。
泡茶后闻起来奇香扑鼻,果然是香得吓煞人。喝着茶,胤禛的思绪飘荡起来。
“最近可好,今日来是有什么事吗”德妃的声音一下子将胤禛的思绪拉了回来。
“儿子一切都好,谢母妃关心,儿子福晋和弘辉他们也都好,改日叫福晋带着孩子来进宫给母妃请安。”胤禛起身,恭敬的答道。
“坐着吧,不用虚礼。”
胤禛缓缓坐下。
“那就好。前些日子你十四弟顽皮,将皇上赏给你的马借走许久,我已经说过他了。快过年了,府里李氏还怀中身子,叫她小心保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