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饭盒事件2 (第2/2页)
张小雨这姑娘平时跟王清欢的小团体没啥交流,王清欢也不爱搭理她。如今却因为袁明月,两人似乎站在了同一阵营上。目的就一个:就是见不得袁明月好!
他们几个人的议论,自然不难被袁明月给听见。她眉头一皱,放下了手里的中性笔,起身说道:“我妈就是开废品收购站的,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她在工商局里注册了营业执照,是合法经营的正规场所。你们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有什么事可以跟我直说。”
诚然,袁明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并且理直气壮,毫不怯色。
“、、、至于邋不邋遢?咱们班上的同学不少家长都是农民,在田里施粪水和打农药就很干净了?咱们都是乡下人,用不着老鸦笑猪黑,显得自己多有优越感。”说着,她扫了一眼李文斌。
这小子的学费都是靠他妈买小菜,5毛1块的攒起来。居然好意思笑话别人?真是的、、、
这一句话,怼的那群人哑口无言。
毕竟,在背后说坏话本来就不是一件好事,还被当事人给挑破了。如果再继续喋喋不休,那可留人话柄了。
王清欢和徐媛媛几个倒是懂得审时度势,知难而退。见好就收,没了下文。
可张小雨不甘心呀!见袁明月没有被难住,连忙回击道:“乡下人也天天说普通话?真新鲜呀。”
这一句调侃,让不少同学跟着笑了。
说实话,整个学校都没人说普通话,就她袁明月另类一点?这次不狠狠地教训她一下,都不知道自己多有能耐?谁让她上次不搭理自己?活该!
想到这里,张小雨的表情更得意了!
袁明月知道对方有心刁难自己,面不改色的反问她,“乡下人就不可以说普通话?”
不等张小雨思索如何回答问题,袁明月继续说,“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民众们说普通话,不止是大城市,连小县城的民众也要多学习普通话。连这个你都不知道?张小雨,没事儿多看看新闻联播,少议论八卦。”也就不会说出这么没有脑子的一句话。
让袁明月没想到,这一次,她跟张小雨不仅没做朋友,还成为了敌人?
至少,从现在的情形上,她们是互相看不顺眼的那种。
“这学校里同学不会普通话,老师不会普通话,就你成天说普通话,真是够显摆的呀!”张小雨不甘示弱,挑明了大家心里最不痛快地一件事。
这一句质问,也是存心刁钻袁明月的。
如果袁明月说自己喜欢讲普通话,显得太虚伪。说自己为了更熟练普通话,又太假大空,好似没必要?因此不说普通话了,不就称了她们的算计?
不少同学们心里暗呼:真是一道要命的难题。
而袁明月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只见她一脸从容,依旧自信地说,“张小雨,我先不说别的,你的这句话是肯定了我普通话的水平。如果你想学普通话,我可以教你,没必要拿一个别人的优势来弯酸别人。这样只会显得自己很无能。”
她这手太极打的恰到好处,没有贬低自己,也没有向对方示弱。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无非就是嫉妒我,可我就喜欢被你嫉妒,你能咋样!
一时间,两个人的冲突成为了全班上的热点,不少同学连作业都不做了,单纯做一个吃瓜群众。都想看张小雨下一步该如何反驳袁明月。
可惜,老王不给她们这个机会。
他让张瑜抱着一摞数学试卷,一起走进了教室。
看见教室里的氛围挺奇怪,不由纳闷了一下,也没多问,直接让张瑜发试卷,并说,“这是你们初中来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总体来说,大家都考得不错,有30来个同学上了90分。这次的第一名是张瑜,成绩是143分,第二名是李小娟,成绩是141分。还有几个考了50几分,也不知道你们几个怎么学的?”说着,老王扫了一眼任兴文和李文斌。
“对了!袁明月,你怎么空了几道题没做?”随后,老王打开了他自己带的单独一份试卷,并用手招呼袁明月上讲台。“你这空了好几道题,是不会做,还是没时间做?”
班上的同学们见连老王都在指责袁明月,不由偷偷笑了。看来,袁明月这次考砸了!一定会被老王骂的。那50多分里,说不定就有袁明月。
开玩笑!
袁明月在老王眼里那就是好学生呀!如今这个好学生极差,老王还会喜欢她吗?
袁明月早料到老王会问她这个问题,心态平和边走边说,“我不确定答案,所以就没写。”
老王知道后,整个一大无语事件。不确定答案就不写?
“看来有些知识点你还是不懂?算了,你先回去坐下,我来讲一讲。”他没有继续指责袁明月,而是又让袁明月回到座位,顺便用她的试卷讲题。
袁明月摸不清老王葫芦里买的啥药,又乖乖的回到座位上。
“下次不要空题了!哪怕是错误答案也要写一个。”
老王又扫了一眼袁明月的试卷,叹了一口气,颇为可惜的啰嗦一句。“万一蒙对了?你就是第一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