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冷冻得民 (第1/2页)
孙利华恍然大悟:“安得民是以退为进。”
方化文细一想,也是。
王晶辞职后,市场一部是得有个老大啊。
因为接二连三的有人辞职,这事方化文还来不及考虑,可安得民己在考虑了。
可安得民为什么选这么一种方式来要求上位呢?!
“那,老舒,这事你看怎么办?让安得民接替王晶?”方化文虽然不太愿意让安得民上位,可眼下,如果让安得民辞职,那市场一部人心更不稳了。
舒越只是笑了笑,没说话。他吃不准,这是不是又是方化文在自导自演。
既然吃不准,不如不说话。
沉默是金。
三人都没说话,三分钟后,孙利华受不了了。
“舒总,按众视规定,安得民的辞职报告,其实我批就行了,我为什么这么慎重,想必你也知道。现在,第一责任人是我,你可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啊。”孙利华向舒越求救了。
这话,方化文也想说,只不过被孙利华抢了先。
舒越心里盘算了下,孙利华当着方化文的面说出这话,那应该方化文不是导演,而只是被动参与演出而己。
“中国历代皇帝,对有些大臣大道理绝对对,事实上又行不通,或者让皇帝左右为难的奏折,往往采用留中不发的办法。”舒越绕了个弯子回答孙利华。
但显然,方化文和孙利华都没听懂什么叫“留中不发”,二人都看着舒越,等着他详说。
舒越只能继续往下说:“历朝历代,一般情况,对大臣的奏折,皇帝都得有个回复,同意或者不同意。留中不发就是既不同意也不表示同意。对不住了,你的奏折我放在办公室了,还在研究。大臣也不好催,那份奏折往往就被淹了,也就是没这会事了。”
孙利华和方化文听明白了,但还是不懂舒越的用意。
当然,只能是孙利华来提问:“舒总,你刚才说安得民是以退为进,想顶替王晶的位子。那不批辞职报告,是同意他担任市场一部总监的位子了?”
舒越冷冷一笑说:“能不能担任市场一部总监的职务,不是你的事,是方总考虑的事。按众视规定,同不同意他辞职才是你的事。他真想辞职,你批与不批有什么不同?!你批,他走,你不批,他照样可以走啊。安得民等的,不是你批与不批。”
这话说的很透彻了,孙利华当然立即明白了,把球转到了方化文脚下,至于方化文是射门还是分球,那是方化文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