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第2/2页)
穆衡去了一趟诊室,在屋外待了一刻,依旧没传出任何动静。回到大厅,大多宾客已经散去,甄惜急得脸色发白,金豆子大颗大颗往下掉。穆衡赶紧过去安慰道:“姨母别太担心,大将军吉人天相,定会没事的。”
“是啊,将军这两日还好好的,才不会……这么容易就倒下去。”姜氏说话都是断断续续的,表面镇定,声音却跳动的十分快。这几日将军总是对她说自己大限将至,旧伤新伤一起来,怕是撑不下去,突然好起来也只是回光返照,这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一个人承受。
“姐姐,爹会没事的吧!”甄惜抱着甄闲儿的胳膊哭个不停,泪水直接渗进厚衣里面。甄闲儿落了两滴泪,又逼自己停住来让妹妹放宽心:“放心,爹会没事的!”
看诊的大夫出来,作出所有人都不愿意看见的表情,一摇头叹气,姜氏和甄惜都直接脚瘫软坐地板上。
甄闲儿心里像是被什么揪了一爪,憋得慌,扶着边上的柱子才没瘫下去,半晌才缓了一口气,“胡太医,我爹不会”
胡太医愁眉不展,嘴里的话来回翻转也找不到能说出来不扎心的法子,只能如实告知:“将军心枯竭,就算能苏醒过来,气数已尽,怕也撑不过几日。”
胡太医纠结着说完,姜氏已经晕得不省人事。甄闲儿站住脚,命人将母亲和小妹带回房内休息,自己则是去向慕王爷道明。事出有因,慕王爷先回府,甄闲儿留在将军府。
主厅内,老太师,甄氏一族人还有留下来的宾客听闻后,无一不怅然叹息。
甄闲儿拉着甄惜又接着送走大部分留客,天一冷,天又黑得快,忙完一切,天一暗下来,又开始下雪。
甄闲儿继续送药给老爹,甄远江晕过去后醒来过几次,每次说不上几句话就晕了过去。甄闲儿趁着他这会还能张嘴,趁早把药喂了,这几日肯定会有太医来问诊,开一些无关痛痒的方子,甄闲儿还得住在将军府几日。
每次喂药,甄闲儿亲力亲为。
两日后,甄远江每日合计可以清醒两个时辰,勉勉强强可以说说话。
当年,甄远江陪着皇帝一步步夺得政权,助他登上尊位,眼下甄远江病危,皇帝亲自前往将军府慰问。
甄闲儿这几日陪着甄远江不为别的,就是磨嘴皮子劝老爹因病致仕,在皇帝驾临将军府时,甄远江就已经向皇帝诉求辞官一事。皇帝当时并未应允,两日内,甄远江勉勉强强写完辞官的折子,差人送进了皇宫。
甄远江的病情并未有太大气色,甄闲儿特地向王爷和王妃阐明原因,可以多在将军府尽尽孝心,就是为了等皇帝应允老爹辞官的旨意落下。
乐涵公主大婚前日,两道圣旨快马直达将军府。
甄闲儿乘着马车到将军府时,碰巧看见宣完旨意的高公公出来,赶紧下马车探个口风:“公公到临将军府,可是父亲辞官一事有了着落?”
高公公面上的喜色还未散去,轻声言道:“甄将军拿命拼了这么些年,也该有个好归处。陛下特允,若将军愿意,将军可回到末城去,也算是落叶好归根。”
末城在南方,距离京都相隔数千里,甄闲儿对皇帝这个决定是好笑又意外。
“那多谢公公了!”甄闲儿目送高公公离开,心里悬着的那个大石头总算可以慢慢放下来。老爹这下回到末城,总算可以安享晚年了。
一入府,甄闲儿发现母亲的忧愁更重了,倒是甄惜领着一道圣旨傻在原地说不出话,甄闲儿跳进院内,她都没发现姐姐来了。
姜氏忧愁,甄闲儿可以理解,毕竟自己把老爹的身子折磨成这样,没让她知道实况。
甄闲儿走过去抬手替姜氏擦泪,一边擦一边劝道:“娘,您放心,爹的病会慢慢好的,这几日爹不都还能勉强写出一封辞官书来嘛!别爹还没好,您先倒了。”
姜氏紧紧握住甄闲儿的手,忍了这么多天的泪水在此时完全爆发出来,低声向甄闲儿哭诉:“娴儿,你放心,娘没事。只是,只是惜儿……”
姜氏眼下只见哭了,说话都是断断续续的。
“惜儿?”甄闲儿心里感到不妙,这才发现有两道圣旨,母亲、小妹手里各有一道。
姜氏只见哭,当事人小妹现在傻站在那,甄闲儿只得问扶风:“二小姐怎么了?”
扶风眼光样甄惜手里的黄卷一扫,只能老实回答:“回大小姐,陛下下旨,念将军战功,特指婚二小姐于太子殿下。”
难得天气回暖,今日还有了太阳,一切仿佛都是为了“晴天霹雳”这几个字做准备。
“什么?”甄闲儿急得脚底生风,快步过去把甄惜手里的圣旨抽出来,还真是指婚圣旨,难怪刚才高公公笑得那么欢。
甄闲儿的心脏被顿时这道圣旨劈成两瓣,默默深呼吸,隐着胸腔里怒意暗骂:这皇帝怎么不按套路来走?
甄远江辞了官,没了大将军的头衔,得是多大的爱意,皇帝居然还能把甄惜指婚给太子。
甄闲儿只觉得自己两全其美的法子,有一半已经支零破碎,她只差一口老血没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