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第2/2页)
傍晚,甄闲儿坐在院中,慧隐慢慢地把她脸上的白布卸下。
末儿将她的眼角擦净后,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睁开眼,一抹罩着厚雾的暖黄色光亮布在眼前,似乎还有夕阳的余温,轻柔的抚摸着她的眼睛。
“多谢大师,我过几日就把药草的钱拿来。”
甄闲儿双手合十,发至内心的感谢慧隐。这药草的价值珍贵,几乎只生长于万药谷内,本国除了慧隐种了一些在寺内,别的地方还未曾见过。
慧隐将手上刚拆下来的白布放在木盆里清洗:“这并无多大点事,至于药草的银子,施主愿意的话,当做香油钱就可。”
这么好的人,怎么以后归去之后,还能落到那么惨的境地。甄闲儿越想越觉得心疼,都怪那个穆辰,对原主的做法也是真的不敢苟同,人再不济也治好了她的眼睛,怎么还能以他做饵?
如今他医好了甄闲儿的眼疾,甄闲儿越发不忍心看着他被落为药奴的下场。
“你这个野和尚倒还挺会照顾寺里的香油钱。”
甄闲儿微转过头,就看见一袭青白衣衫在眼前晃动。她对着那个身影挥手打了个招呼,没有人鸟她。
她收回手,反正也不想在和他在这里有过多交谈,匆匆向慧隐再次道谢后,拉着末儿赶紧离去。
——
时辰已晚,回到家时天肯定黑了,父亲若是回家后没见到她,不知道又要急成什么样。
甄闲儿让车夫加快速度,终于在空中的灰幕上点缀了稀疏的星辰之际,赶到了家附近。
家门口火光耀眼,三列身着软甲的士兵举着火吧,听候台阶上将领的差遣。
“从家门口到普宁寺的路上,无论是店铺还是丛林,全都给我好好看清楚!”
甄远江从太师府刚回来没多久,身上的敬礼华服还没换下,就听见女儿去普宁寺还未归来。下午府里派出去的人,现在也没个消息。甄远江急得那是跟热油里扑腾的鲤鱼一样。
甄闲儿快速让车夫山赶过去,下午府里派出来寻她的人此时正跟在马车后面呢。
“驭~”
马车在士兵即将出发的时候赶了过来,甄闲儿不用末儿扶着,掀开车帘猛地跳下马车。
甄远江见状,心头突然被人捏了一下,急忙跑过去:“哟……丫头,小心点,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末儿从车轿里出来后,甄远江就怒火中烧地盯着她,吓得她赶紧低着头站在甄闲儿的身后。就要把甄闲儿治眼睛的事给说出来,又马上被“哼”的一声吓止住。
“爹”甄闲儿伸手向后摆了摆,末儿领意向前摻扶着她“我想着娘的忌辰快到了,就喊末儿带着我去普宁寺为她抄些经文祈福。这一抄,吃了顿斋饭就忘了时辰,现在才赶回来。”
甄远江如释重负,终于静下心来:“你啊,以后要去哪,记得多带点兵,只带些府里的人怎么行?”
“是啊,姐姐真的是,自己一个人就别到处去乱跑嘛。”
一个盈耳的责备女声响起,甄闲儿这才注意到刚走出大门的两个朦胧的人影。说话的正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甄惜,另一个就是所谓的继母姜氏。
甄惜小跑过来挽着甄闲儿的胳膊,承接怨气的皱眉逐渐消散开来,语气轻快:“姐姐,下次去普宁寺的时候,记得带上我。
甄闲儿笑着拍了拍胳膊上的小手,宠溺地应道:“行,下次一起去。”
娄氏走到甄远江的身边:“老爷,你看娴儿既然已经回来,就让这些人先扯下吧,这火光滔天的,不知道还以为要出什么乱事了呢。”
甄远江听罢,手一挥,伫立的人群井然有序退去。
回到家中,甄闲儿和继母坐在庭院中的玉石桌边,趁着月色火光四处打量家中的构造,这青石砖墙可是真的高。
小妹拉着她,一直在旁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姐姐,我跟你说,外公家的厨娘做的栗子酥可好吃了,我还特意给你带了一盒过来呢。”
“好,那我今晚就和你睡,一起把那栗子酥吃完。”
印象中,甄娴的小妹妹和她关系挺近的。她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只有这个小丫头愿意跟她分享外面的趣事,跟她的小眼睛一样。
姜氏给甄闲儿倒了一杯凉茶,终于问了出来:“娴儿,成亲一事不是小事,你当真愿意嫁入慕王府?”
不出所料,娄氏一从太师府回来就要问甄闲儿求亲之事。
昨日因为老太师寿诞,她一早便去往太师府,如若她当时在场,定要拦着甄闲儿,不让她做出这么冲动的决定。
甄闲儿举着她放在手心里的茶杯,轻抿了一口:“母亲,我想的很清楚,那明辰世子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城中哪家姑娘不仰慕他。我也俗气,跟那些世家小姐一样,他对我有意,我对他有心,何乐而不为?”
娄氏也不想劝太多,如今甄闲儿已经快要十八了,求亲之人不多,她也愿她找到一个称心合意的人。
“好吧,明辰世子既然是你心之所属,那我也不想多说。趁着这段时间没什么大事,我就先帮你把婚服首饰这些事给定了,届时,让你风风光光地出嫁。”
在姜氏身上,不仅是原主能感受到迟来的母爱,甄闲儿也是。
甄闲儿听完姜氏这番话,眼睛都快出汗了,立马凑到姜氏身旁脑袋贴着她的肩头撒娇,“谢谢母亲,母亲的女工绣艺是出了名的,到时候我肯定是城中最美的新娘子。”
继母也是她的养母,甄娴快要满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姜氏在照顾她连带着她的生母。
甄闲儿靠在母亲肩头,大脑里下意识地闪出她的结局:随夫出征,夫去妻尽……
重开一局,每看一人,甄闲儿都会控制不住自己联想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