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见 (第1/2页)
一路顺江而下,两岸人声鼎沸。商船、小舟来往络绎,与北方的千里白骨,形成鲜明对比。
江东繁华,可见一般,诸葛均感叹着。
“明日就到柴桑了,关山确定不与我们一道么?”鲁肃蹲在船头,侧着脸看向诸葛均。
“不了,子敬兄,均想去看看大哥和母亲。”诸葛均笑着说。
孙权带着江东文武正在柴桑静候联盟之事,许是知道诸葛亮将作为刘备军的使者,为了避嫌,诸葛瑾自请留在吴郡。
鲁肃眉毛一挑,转过头,“孔明,看来关山对你极有信心啊。”
诸葛亮淡淡一笑,摇着羽扇,反问鲁肃:“子敬以为孙将军如何?”
鲁肃一愣,微微抬起下颚,“孙讨虏明智仁惠,敬贤礼士,江东百姓英豪尽皆归附,堪争天下。”
“这就是子敬兄一见面就劝他造反的原因?”诸葛均插话道。
众人皆笑,虽说名义上汉室仍为正统,但连年纷乱,谁又会真的在意这些。
“亮听说,孙伯符临终前对孙将军说过一句话,”诸葛亮看着江边的熙攘,“‘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确有此事。”鲁肃点点头。
“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呵~”诸葛亮轻笑了一下,“怕是如今江东不同心吧?”
鲁肃搓了搓手,“有少数人不愿开启战争。”
“真是少数?”
“额……”
诸葛亮大笑起来,“所以孙将军还有些犹豫,子敬说是去商讨联盟之事,恐怕亮还免不了一番口舌应付江东群儒哟。”
鲁肃没有说话,前不久孙权收到了曹操的来信:最近,我奉旨征讨逆贼,军旗所指,刘琮束手就擒。如今我新练了水陆军百十万,打算陪将军在江东打打猎。
落款:汉丞相曹公孟德。
不到五十个字,孙权仿佛看见曹操坐在堂上,扬着脸俯视整个江东,趾高且气昂。而他的阶下,尽是些紧张、悲苦的主降面孔,就连张公也……
“孔明,待见得我主,万不可提及曹兵雄壮。”鲁肃叹了口气。
诸葛亮抬头迎向日光,虚了虚眼睛,“子敬多虑了,孙将军一定会打的。”
“噢?”
“将军的头衔,可以由朝廷,亦或者说是曹操封赏。”诸葛亮淡淡地说,“但江东之主的坐席,只能靠他自己来争取。”
鲁肃若有所思。
诸葛均似乎想到了什么,“江东如今何人主降?”
“张公……张子布。”
“听说孙策有托孤之事?”诸葛均好奇地问,他依稀听闻孙策死前曾把张昭召至床边,将江东和弟弟一同交付给他:
“若仲谋不成器,君可取而代之。”
跟后来的白帝托孤真像啊,诸葛均心里想。
“是的,”鲁肃回答,“不仅如此,伯符将军临终前还说,如果形势需要,可以暂时归附天子之下。”
“贪生怕死么?”诸葛均有些好奇,“托孤的重臣,不该如此。”
“不,不一样,”未等鲁肃回答,诸葛亮先一步开口,“与历朝历代那些贪生怕死、图慕荣华的的小人不同,张子布对于江东的贡献可以称得上是功勋卓著……”
“对于江东,他就如汉初的萧何一般,维稳维民,百姓对他十分尊敬,足以见其贤能;被陶谦幽禁,在其病逝后又为其悼念,可见其心胸;连狂傲的祢衡都那么认同张子布的才华……”
“与其他主降的人不同,他不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和安稳,而是真正的站在江东的立场上,不想将百姓引入战火。”
“是,江东可能会怀疑张公的判断,但绝不会质疑张公的品格。”鲁肃笑着接话。
“只盼那孙权日后别记恨张子布才好。”诸葛均嘀咕了一声。
他可是知道,据史书记载,孙权称帝之时,众人皆贺,他却在大殿之上当着众人对张昭说:“当年如从张公之计,今日恐已乞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