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决定 (第1/2页)
星光透过窗户,与灯火一道洒入,整个舍内都带着几分柔和。
于族中送来的崭新苇席上,刘备搀扶着母亲徐氏,坐在主位后,他方于下首小案落座。
岁除日,在大汉亦属团圆,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丰盛的晚食,以告别今岁,迎来明岁。
自父弘逝世,家中唯他于母亲相依为命,再加上侍女小环后,每年岁除,家中皆显得有些冷清。
今年岁除,家中晚食,更为丰盛一些,在亲族相助下,甚至多了鸡子与肉食,便是母亲的身体有所好转,所有一些,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方才与华佗论谈,刘备原本有些积郁的心情,好了不少。
于刘母动筷后,他方拿起筷子进食,细嚼慢咽。
正如《论语·乡党》述之:“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去岁今日,家中岁除案几上,刘备对前两句话还嗤之以鼻,但觉有些繁杂,还不如市井男儿那般畅快。
但模拟一生,从当日醒来,他于其中有了深刻理解。这些时日间,梦中一生中,那个守礼的刘玄德渐渐与之重合,即是卢植平日相对,也赞叹刘备礼仪周到。
刘母坐于案处,端庄大方,却是自病情后,第一次同刘备一起进食,看着刘备不同于往日,坐姿挺拔之模样,又一望那双特别像自己的丹凤眼,心中慰藉,再以感慨。
不枉她这些年的操劳,那个平日有些调皮,于身边常唤“阿母”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
可看到刘备面色沉静,一双眸子幽深,于吃饭间,也写满了思绪,刘母心中一动。
待岁除的晚食吃过,案几上的菜肴被端走,刘母摆摆手,示意小环下去,她凝实刘备,道:“阿备,为母早听说,卢府君欲往雒阳修书,邀你同行。
你因为母生病,遂辞而归家,当知此中机会难得。
而今为母病好,族中、邻里又有钱资送来,足够你外出用度,可以开春而往雒阳去乎?
雒阳为天下之中心,便是能多结交一些朋友,与你将来,大有益处。
至于为母病情,你勿要忧也!
有小环于家,我便寻到佃户,田事自不需忙碌……”
刘母徐氏,乃是临县豪族之女,少即知书达礼,嫁于刘弘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见识自然不凡。
她上次亲自面见刘氏族中长者,以求得儿子刘备,能同子侄刘纪一同往卢植处求学,后才有刘元奇资助。
天下之父母,皆以盼后代能功成名就,更多为后代未来考虑。在看到刘备的成长,刘母难免多了更大的期待,即以强打起精神,展示身体无碍,以免刘备忧心。
刘备闻言,跪坐的更笔直了一些,回道:“阿母为儿子考虑,儿子心中深感阿母之劳苦。
可以阿母病情未有痊愈,儿子万不敢远行。
于学习之事,卢师有书赠予,子经家中亦有书册,可供我借阅。
无论是于涿郡,或于雒阳,但以进学,不分地点。
便于将来,若于雒阳游历,儿也当携阿母一同外出,去看看我大汉之大好山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