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东海糜氏 (第2/2页)
“主公,眼下我等独自对抗曹军自然不可行,依属下看,不如去信袁术和袁绍,许下重礼,邀请他们两家出兵合力给曹操施压,只要曹军退走,再有几年时间,主公在徐州站稳脚跟,必能与曹军有一战之力!”魏征建议道。
“那曹操打着报仇的名号而来,袁家兄弟二人会出兵相帮?”刘备不太报希望。
“袁绍此刻忙于西进,与吕布开战在即,或许不会出兵,但袁术定然会,曹操为了颖川之地与袁术久持不下,袁术同样觊觎曹操手中的豫州地盘,事关土地人口,袁术定会动心!”魏征肯定地回道。
“是极!”刘备冷静下来,随即他又对身边的简雍说道:“宪和,劳烦你携厚礼往寿春走一趟,游说袁公路,如何?”
“属下领命!”简雍毫不犹豫地领命。
“公佑,糜家那边就劳烦你去一趟,若能有糜家相助,军资粮草都有着落了。”刘备转头又对孙乾说道。
“属下领命!”孙乾回道。
若不是下邳城内局势未定,不能轻易离开,他就亲自前往彭城去劝说糜竺了,糜家的态度他已经有所察觉,但眼下的情势已经顾不上糜家的态度了,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时,在下邳城内的陈登府上,聚集了一批陶谦时期的徐州旧臣,这些人都是徐州本土的豪族世家出身,不同于陶谦扶植的外来官员,他们比较倾向于由本地官员来把持一切,所以名望很高的陈硅陈登父子就成了首选。
陈硅年事已高,难以堪当大任,徐州世家大族就想让陈登出面上位,加上有朝廷的任命,陈登自己也十分地心动了。
“诸位,眼下徐州五郡风声鹤唳,闻曹军之名色变,在下得诸位厚爱做这父母官,诚惶诚恐啊!”陈登谦逊地说道。
有世家官员出言道:“刺史大人过谦了,陈家父子的贤名远播,朝廷能第一时间想到有陈家来主持大局就可见一斑啊!”
“我等今日过来,是想请教刺史大人,眼下我等该何去何从啊?降了那曹操?”有世家话事人请教道。
陈登闻言微笑着回答:“诸位心思元龙知晓,然曹军前次征伐徐州,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令其占据徐州,徐州二百三十万百姓无可幸免,依元龙之见,降曹为下策。”
“那以何为上策?”
“自然是归顺朝廷,自打关中大变,长安天子出逃关东,北平天子即为大汉唯一正朔,北平朝廷如今带甲二十余万,占据战略要地,乃是大势所趋,我等此时若将徐州献与朝廷,岂非一条坦途?”陈登自然而然地说道。
“自当如此!自当如此!”世家官员们纷纷附和。
陈登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本以为若是官员中有被曹操买通的人,他主张投靠北平朝廷会有阻碍,没想到曹军前番作为亦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这样一来他的机会就来了。
别看现在徐州军权在刘备手中,实际上因为世家官员众多的原因,徐州大部分基层军官都是世家之人,刘备唯一能掌控的只有陶谦遗留下的几千丹阳兵,徐州的大势却不是几千丹阳兵可以阻碍的了。
不多时,远在北平的陈非就收到了来自青州都督冯胜的上书,糜竺主动拜访,并阐明了糜家愿携东海、彭城投靠朝廷的想法。
陈非思虑一番后,觉得可以趁势改变一下青州方面的防务,随着袁绍的日益做大,青州方面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赵云是不能动的,自从铁木真出世后,草原方向的一举一动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北平军中能动的,唯有北平三卫了。
于是,他下令由狄青为北平三卫主将,即可率北平三卫南下,过境青州前往徐州准备接收糜家献给朝廷的东海郡和彭城国,事实上,还有一个夹在中间的琅琊国。
陈非不知道的是,陈家派出的使者同样在去北平的路上,他即将得到的是一整个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