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李郭之乱 (第2/2页)
慌乱之中的董卓并没有注意吕布的语气,见到吕布的他大喜道:“奉先我儿,王允之辈欲害为父性命,快快将这帮逆臣拿下,枭首示众!”
吕布冷冷地说道:“董贼,布奉天子诏令,取你项上人头,以安社稷民心!”说罢,不由董卓分说,打马上前,扬起了手中方天戟。
董卓来不及反应,赤兔马已到近前,只见一声惨叫中,一代权臣身首异处,殒命当场。
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地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而依附董卓的人也都被下狱处死。
李傕、郭汜等人因为王允、吕布杀了董卓,因此非常痛恨并州人,便把在他们军队中的数百名并州男女统统杀死。
不久后,牛辅死于西凉军中动乱。在牛辅死后,众人无所适从,打算各自散去。李郭二人害怕,就先派人到长安,乞求赦免。王允以此认为李郭二人已经服软,以一年内不能两次赦免为借口,不答应他,更欲趁势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凉州兵,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
李郭二人见没得到朝廷赦免,准备舍弃西凉军士直接跑路,但被贾诩拦下来,贾诩言道若是二人就此离去,偌大的西凉军朝廷派一队普通军士来就能解决他们,如果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趁长安大乱反攻长安,兴许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挽回局面,他们二人也能成为社稷功臣。
于是,李郭二人就这样被贾诩鼓动,率数千西凉军士一路杀向长安,途中击败了来阻拦的西凉将军徐荣,收拢沿路的西凉溃兵,到长安城下时,二人手下军队已有十余万人。
二人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汇合,一起围攻长安,长安城墙高大坚固,西凉军久攻不下。
直到八天后,在城内固守的吕布军中出现叛乱,叛军接应西凉军入城,长安城遂破。
吕布手中无兵,李郭二人杀意已决,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只得带着亲兵冲杀出去,大战之中还不忘带上心心念念的佳人貂蝉一起突围。
城破以后,李傕郭汜等将纵兵掳掠,城内一万多官民被杀,街市上一片狼藉,尸体堆满街道。卫尉种拂挥剑战死,李傕、郭汜屯驻在南宫掖门,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人遇害。
吕布寡不敌众逃出城外,王允保护汉献帝刘协上了宣平门楼,李傕、郭汜率众包围门楼,都要求王允出来,问他:“太师何罪之有?”王允苦劝许久,西凉军不退,只好下城门,死于乱军之中。
六月初二,献帝大赦天下,任命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都任中郎将。
八月,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持节安抚关东义军,向关东诸将示好。
九月,李傕任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假节钺,封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封万年侯;张济为镇东将军,封平阳侯。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掌管朝政,张济因为力量最弱,于是出屯弘农。
只是失去董卓坐镇的西凉军渐渐有了四分五裂的迹象,权力野心的极速膨胀,导致樊稠张济二将与李郭二人矛盾日益加剧。
时间很快来到初平五年,也就是乾安五年,马腾率军来到长安城外,欲与李榷见面议事被拒绝,准备对李榷动兵,献帝派使者前来调和未果。韩遂率兵由金城而来,准备调解双方矛盾,不成后又与马腾结盟,驻军灞桥。
李榷见势不妙,决定先下手为强,派郭汜、樊稠以及自己侄子李利率兵进攻马腾韩遂,马腾韩遂大败,退走凉州。
李榷派樊稠率军追击,韩遂派人找樊稠说和,而后又亲自来与樊稠见面,叙同乡之谊,两人并马而行。
李利回到长安,对李榷说了韩遂与樊稠见面的场景,加之樊稠历来作战勇猛,在西凉军中威望甚高,李榷早已不满,二人之间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月,在一次宴会之上,李郭二人合谋击杀樊稠,樊稠旧部与二人手下兵马火并,张济赶来调解纷争,暂时稳住了局面。
然而,长安朝廷本就岌岌可危,李郭二人久居人下,现在陡然掌握大权,野心必然膨胀,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小小的长安朝廷,不可能容得下两个手握兵权的人掌权。
李榷、郭汜以及张济三人出于利益分配,均分了长安城内的地盘,各自为政,但长安城内的局势不见好转。
城内军队把持一切,百姓罹难,粮食价格飞涨,快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献帝下令打开太仓放粮才缓解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