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义 (第2/2页)
田豫道:“大将军与十常侍的争斗愈发严重,朝局混乱不堪,听闻天子身体有恙,眼见朝局如此,却无力回天啊!”
陈非听了以后,转入“沉默”,随即明确地说道:“国让啊!我看我们需要开始未雨绸缪了,幽州离雒阳何止数千里?如待雒阳有变再动手,怕是会让其他诸侯占得了先机啊!”
“主公说得是,天子病染沉疴,皇长子辩、皇次子协皆年幼,而皇后何氏善妒,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一旦陛下龙体欠安,支持皇长子辨的何氏兄妹和支持皇次子协的十常侍必然有一场大争,这便是我们的机会。”田豫清楚这些话虽然现在说有些大逆不道,但这就是自家主公单独召见他的原因,这些话主公自然知晓,却只能由自己这个做属下的说,他需要给主公一个做这件事的缘由。
话说漂亮一些,就是作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陈非不能在这个时候牵涉到敏感的皇权之争中,需要一份必须这样做的大义,而陈非选择由田豫进谏来给他这份大义,田豫知道却也毫不犹豫地做了。
“国让慎言,如今天子尚在,四海升平,我等做臣子的岂可妄议?此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切不可由第三人知晓!”陈非作势“郑重”地说道。
田豫十分“配合”地忙拜道:“属下知罪!但主公一心为大汉中兴尽心竭力,有些话属下不得不讲,妄议天子龙体固然是不臣之举,但为大汉未来的安定计,则为天下大义,属下斗胆请主公以天下大义为先!”
“国让请起,你我相交与微末,我知你的忠诚,也知你此言为肺腑之言,不瞒你说,是否在雒阳有所布置我在心中考虑许久,如今听君一言,我心安矣!”
“主公英明!”田豫回答。
不久后,在陈非的授意下,韦珍受命率领一干精锐的幽州探子前往雒阳提前潜伏下来,并开始寻机秘密结交雒阳一些朝臣和将领。
同韦珍一道出发的还有韦睿,韦睿领着五百玄甲军骑兵和亲卫军铁骑营分批次进入司隶,在雒阳和周边各县、关口隐匿下来,准备在大乱时接应。
中平六年,四月十一,天子刘宏在雒阳南宫驾崩,谥号:孝灵皇帝。
同月,皇长子刘辨在大将军何进与其母何太后支持下,于灵前即帝位,改元光熹。
然少帝年幼,何太后临朝称制,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借何太后之势,与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势同水火。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入长乐宫,向何太后进言诛杀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势力。
此时,宦官集团早就因何进诛杀董重、逼死何太后而对他产生杀心,何进此时进宫进谏要诛杀他们,十常侍自然不会手软。
于是,十常侍假借何太后懿旨将何进骗入喜德殿,尚方监渠穆拔剑斩杀了何进,并以太后的名义宣布:“何进谋反,已被诛杀!”
但一直在宫外等着何进的部下们,没有就此罢手,袁家兄弟和其他何进部将率众军冲击宫城,发怒的军士们扫荡宫禁,诛杀数千人,其中有不少因为没长胡须被误杀的。
八月二十七日夜,中常侍张让等人见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得趁夜色带领两个皇子在内的数十人步行出宫,一路行至小平津,被尚书卢植以及河南掾闵贡率兵追上,张让等人为保住二位皇子选择跳河自尽。
十常侍之乱以宦官集团和外戚势力同时崩塌而结束,自桓帝起就开始愈演愈烈的党争,也暂时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