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灭国战役 (第1/2页)
有了外岛作为战略跳板,中华阁军队很轻松地就从东北面的南苦夷岛、西南面的九州、南面的四国3个方向渡海,开启登陆本州岛代号“挪倭”的战役。
仅一艘军舰的其中一侧的副炮,演习般地发射了一轮,3个登陆点的简陋防御就被摧毁。码头上2、30名守备兵卒,哪里见过这样猛烈的“天雷”袭来,没被炸死的全都抱头鼠窜。
现在本州岛正在内战,各势力的的注意力都在岛内。码头上的兵卒还是因为听到了九州、四国及外围岛屿的一些传言,平氏官府才部署了这些防备,好似象征意义一般。
但中华军还是按部就班,严格按战术动作执行登陆。首先是特种兵乘快速小艇抵达码头,迅速占领了码头周围几个要地,部署好防卫后,运兵船才进入码头,大军正式登陆。
每个登陆点如此这般,上千船次的来回渡海,将所有参战部队集结到位。
与之前九州、四国及外围岛屿平推战术不同,中华军没自恃武器精良莽撞地推进,而是严格依照之前制定的战略目标,认真演练各种战术。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抓获最多的人口,而非一昧地杀戮取胜。
大军推进之前,特种兵先行一步,在中华阁驻倭国商号(情报机构)配合下,采取斩首、收买当地带路党、策反军队投降甚至内应等战术。当正规军抵达时,大多是轻松获胜。稍微有点难度的城镇,则实施围点打援等灵活战术。
即使要强攻入城,也是用迫击炮发射几枚燃烧弹,而倭国城市普遍是木质结构,大火一起军心便乱了。若遇见还不出城投降的,便用轻型步跑,推进到城墙上箭矢射程外,几炮下去,轰开城门、打开城墙缺口,陆战队才按进攻战术阵型,攻入城内。
如此,在参照运用前世现代战术、武器装备又有巨大代差、军队素养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等综合因素下,本就各自为阵的本土各方势力,没有什么抵抗力。大多数战场,基本上都是一旦触战,放上几炮,便一触即溃、落荒而逃。
所以很多正面战也就演变成了追逃战、围歼战,而中华骑兵就是机动能力最强的兵种,几乎无一例外,没人能逃走,都是全歼。
为防止倭国各方势力的反弹,中华阁稳扎稳打,攻下一处,便清理一片地区。考虑到一次性将倭国人口运送到目的地路程遥远,运力不够,时间周期也太长,之前占领的诸多外围岛屿,便成为了临时人口转移的中转地。
有了大海的阻隔,俘虏和清理走的人口,再也无法返回本州岛参战。但这也给中华阁带来了押运和看守的难度,好在之前就培训了20万辅军,加之几家在本州岛精心挑选、资助的地方势力配合,迁移人口的庞大工程,才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中华军队尤其重视战场的信息收集和封锁,这就导致了中华阁一路推进,而倭国战乱各方还在自顾自地争夺地盘,打得十分热闹,完全没意识到本州岛已开始变天,有了一支更加强悍的势力介入到这次战乱中。
直到三个方向的中华大军,已占领本州80%的地盘,直逼平安京(京都)时,这片地区剩余乱战势力才察觉形势不对,紧急谋划停止内战、联合抵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