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那抹雾 > 实习

实习 (第2/2页)

这样的情绪充满了苏薇的内心足有半个月,

她与患者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一个表层,无法深入下去。虽然本着职业道德,苏薇每天还在关注她......直到有一天,依然和苏薇保持联系自称是患者家属的人突然谈到,患者住进了精神科,她的父亲大哭了几次,而她的母亲却可以安然入睡了!

这个有违常理的信息一下让苏薇打起了精神,这几个所谓的家属其实都是患者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苏薇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她的家属,这是很大的失误!不管患者是否说谎,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都要尽职地了解她身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关系亲密的人。过去半月来,因为所谓的家属一直坚称患者父母年纪大,不能受刺激,没有同意让苏薇接触患者的父母。而苏薇也一直把焦点放在患者的人格问题上,致使出现僵持不下无法继续深入的治疗局面......

和患者父亲的沟通彻底改变了苏薇对患者的偏见。

这是位慈祥、精神、温和、儒雅的老人,很有艺术气质。平时说话慢条斯理,谈到他女儿时,这位父亲流下了眼泪,说是他们害了女儿。女儿本是个聪明、能干、要强、听话的孩子,可惜出生在他们那样一个家庭,虽然物质方面得到了满足,但却没有给她一个安全、温暖、平常的家庭。

苏薇听出了这位父亲的弦外之音。这虽然是个从经济收入、从社会地位来看让大多数人羡慕的家庭,却又是一个充满猜疑、风险、利益分配的凶险的家......父亲在家是个说不起话的人,夫妻两人感情并非如外界了解的美满、坚固。而夫妻没有生养过,作为母亲肯定感到这样的家不能给她安全、稳定的感受。这些情况让这个家充满变数......苏薇突然感到有些理解患者了,包括她的谎言。

谎言是她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一种防御,一种自我保护和更好生存的工具。作为心理咨询师,最终还是要和她讨论这个问题。

在苏薇的坚持下,患者的母亲第一次走进了医院,和她的谈话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主要是她滔滔不绝地说着,很有感染力,很有控制力地把她的想法倒了出来,虽然中间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但苏薇一直看着她,当她抬起还挂有泪珠的脸,用眼睛斜瞟坐在对面的医生时,苏薇一下捕捉到了熟悉的眼神。有些慌张、有些得意、有些想观察对方的感觉,啊,对了!这和患者的眼神如此神似,毕竟是一手带大的母女啊!

母亲的倾诉结束后,苏薇心里更踏实了,虽然只是第一次接触,但一家三口的微妙关系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在面前徐徐展开。某些表现是如此相似,骨子里又有那么多的不同。自此,苏薇把重点放在了患者的父母身上,不再关注来自其他人员的信息。这样的父母将会言传身教给子女什么样的人格?

和患者的治疗谈话还是一周两次地进行下去,自从开始理解患者的谎言之后,苏薇更多地看到了患者的优秀品质,比如聪慧、善解人意,对人友善、合作,并试探着在赞扬患者身上的优点时提到说谎的事。

一次咨询过程中,谈话氛围很是轻松。苏薇趁机对患者说:“其实你很聪明、能干、善解人意,虽然有时会撒谎。”说完之后就停下来观察她的反应,心里担心她会发怒,或者她会否认。哪知她听见后淡淡地笑了笑,毫不吃惊且十分平淡地说到:“没想到你看出了我的谎言,过去我是有百分之七十的谎言。”苏薇立即回报她以镇静:“其实我能理解!”

一个看似尖锐、敏感的问题,就被苏薇与患者两句看视简短的对话点穿。双方都心照不宣,不惊不诧,也不再纠缠于此。这层纸一经捅破,关系更明朗了。

后面的咨询就围绕着患者的现实问题展开了,比如她害怕母亲来杀她,这是有一定社会心理因素下的精神病性妄想,苏薇明白必须等待药物治疗的见效。她的情感问题是贯穿她十多年的老问题,父母、家人、朋友都指责她性行为不端,苏薇和她开诚布公地讨论性的问题。由于患者是个悟性极高的人,虽然中途曾经因为精神病药物的加量而导致嗜睡,精神恍惚及妄想增多,但随着药量的减少,患者变得又灵动起来了......

自此,患者的病情越来越轻,心态也越来越好,通过和她讨论、提问、面质、解释、反应,建立了良好的治疗关系,患者也有了比较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她的现实问题——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面对复杂的家庭背景,如何看待性与爱的关系,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价值......

深夜,医生办公室。苏薇合上写完的患者病例分析报告,揉了揉眼睛,仿佛看到了患者重新步入社会,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生活的那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