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生产队开大会 (第1/2页)
翌日。
清晨送走了急匆匆的高书记,早饭都没吃就回公社了,他是这个计划的总管,负责政策消息的把控,后勤筹备,是确保这个计划的靠山。队长负责具体实施,张跃民只能算个狗头军师。
张跃民的西游终于讲完了,不顾社员们的再三挽留,宣布暂停了,等明年春暖花开再决定开不开,他也终于有时间晚上开始写作了。
一本海子诗全集就够他抄一段时间了,摘出几首后世比较出名的,快速镌写在信纸上,想了想又把冯唐的现代短诗,春,和后世他特别喜欢的一首网络诗结合一起,取名“写给芳”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
不如你。
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
文人的浪漫,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抄我都抄的这么有意境,张跃民不要脸的想着。
诗歌写(抄)完了,小说也得跟上,这次的稿费,小说占了大头,这次张跃民准备了两部,一部余华的活着,发十月杂志。
前天电话里,周清强烈要求他投小说给自己杂志,他已经看过了同行星星杂志社的灵与肉了,非常震撼,他承诺提高稿费。
不要以为,国内报刊杂志社都是文人,温文尔雅,不会抢人抢文章,拜托,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恰饭的,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一口,再说能为了读者来信直接发报打长途的,也间接说明了对他的重视程度。
于是,张跃民“感动”了,人家给的多,实在没办法拒绝。
活着,1994年被张艺谋改变成了电影,葛优、巩俐等主演,后来还获得过意大利的一个什么著名文学奖。
这是部长篇小说,全文十三万多字,后世张跃民看了电影版和电视剧版的活着后,大受震撼,于是找来小说反复看了几遍,自认为余华比得诺奖的莫言,更有才华,更懂底层民众的疾苦。
篇幅太长,分成几段边写边寄,大纲随第一封稿件寄过去就行了,相信十月不会摒弃。
还有一部,张跃民准备投给科幻杂志,是得,就是上次买回来的两本给学生们看的,以后世眼光来看,确实不值一提,但是这本杂志一直生存但后世还在出版,生命力绝对的旺盛。
出了名的稿费高,而且这杂志一直是中国同类型第一,世界上也能排的上号。
中国写科幻的太少了,虽小众但又不缺忠实的读者,要写科幻,绕不过一个人,刘慈欣,蝉联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七年,拿了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
你能想象他是在一个水利发电厂里,边上班边写出来的,他是学水电工程的,上班干的是计算机维护,说白了就是个网管,后来却跨界到了科幻圈,天才不管在哪里,都是天才。
张跃民抽出一张信纸,钢笔写上: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张跃民。
一部只有八千字的短篇,银河奖,改编后上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本。科幻不一定全是技术,幻想,艺术性同样适用,人性的光辉在这本披着科幻的外衣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构思完毕,剩下的就是笔耕不缀,做个没得感情的码农,三天后星期日,学校放假,芳子载着张跃民往公社赶去。
他没把拿首诗歌,写给芳,给她看,他想给她一个惊喜,落在白纸黑字上带着书籍芬芳的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