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办竹器厂的设想 (第2/2页)
到时候我争取把城里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包括供销社的收购价格带回来,咱们再一块儿跟郭书记商量。
如果合适的话,我想由坪乡生产队组织办一个竹器厂,
和供销社直接签订合同。
一开始先按供销社的需求量订制,等到销路打开之后,再逐渐扩大规模。
而且竹制品这个项目并不占用生产队的全劳力,只要大妈大婶就能做了。
劳动力成本并不高,我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当前干农活的全劳力计工分,一年下来竹器厂工人的个人收入不低于三位数,扣除个人收入,生产队的利润不低于五位数。”
“贺凡,你的意思是,在咱们坪乡办工厂?”玉莲看着问道。
“是啊!是集体所有制的工厂。
虽然坪乡这几年在宁境公社算是不错了,但离真正的脱贫还远着。
仅仅依靠农产品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是发展不起来的。
必须走农村集体工业化的道路,依靠当地的特色,生产有竞争优势的商品才能带动坪乡的发展……”
“贺凡,你这是怎么了?睡了两天两夜就想了这么一出?
之前你整天总是闷闷不乐的,是不是这两天做了什么梦啦?”玉环看着贺凡,觉得他整个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是梦,是愿景,是蓝图,是一个通过我们一起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正好玉莲和玉环在,就干脆把我的想法说开了吧。
我想首先通过竹器厂这个项目,为坪乡生产队赚钱,为将来的发展打好经济基础。
打好经济基础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坪乡的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和道路交通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你们想想,如今这些年,咱们坪乡的社员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员的工分值是全公社最高的。
但是,接下来大伙儿最需要的是什么?”
“吃好,穿好……”
“吃好穿好满足以后呢?”
“教育,医疗,交通。”玉莲说道。
“玉莲说得没错!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不仅仅是解决肚子温饱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穿衣吃饭问题,还有精神上的温饱。
如果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跟不上,道路交通问题不解决,坪乡永远谈不上真正的脱贫。”
贺凡说完转过身子看着玉环接着说:“玉环,你告诉我,坪乡大队目前还有多少适龄儿童没上小学?”
“将近三分之一。”
“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二十几个自然村分散,路途太远,孩子们没法当天来回,学校又没有办法解决学生住宿问题。”
“我再问你!现在的坪乡小学有几位老师?”
“专职的就我一人,其他两位都是兼职的。”
“坪乡小学是1974年建立的,如今只有小学三年级。
接下来如果要设立四、五、六年级,你考虑过没有?师资的问题,教学设备的问题怎么解决?
如果跟不上,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得跟你们姐妹俩当面那样,走四十多公里,到宁境公社的小学上学……否则他们就得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