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誓言 (第1/2页)
睁眼是晏郁,闭眼是晏郁,谢知微觉得晏郁快变成他的心魔了,一直缠绕在他四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从谢识那边传输过来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如时光残影般,只展现他与晏郁相处时记忆最深刻的片段。
虽然每一张画面都蕴藏着浓烈的情感,但还算容易区别,谢知微不至于因此而出现认知上的混乱。
他深吸一口气,默念三遍“静心凝神”
谢知微用灵力幻化出纸笔,平铺在半空中,尝试用练字来排解心中的纷繁思绪。
他想抄写一卷金刚经,然而当蘸满墨水的狼毫笔落在洁白宣纸上,晕染出的却是一个晏字。他毫不怀疑,如果继续写下去,第二字会是郁。
谢知微蹙了蹙眉,挥散纸笔,放弃靠练字来静心的想法。
宫殿中的雪色莲花无风自动,无数碧绿荷叶彼此相接,紧紧挨着,淡雅香气弥漫周遭。谢知微身着白衣,静默半晌,从怀中摸出了那本泛黄的故事书。
与其想晏郁,不如怀念旧友,他如是乎想。
识海深处,谢知微一边阅读书卷,一边缅怀吴明,渐渐地竟真的静下心来,眼眸沉如秋水。
即使隔了一世,他也依旧敬佩这位生于困苦、心向阳光的知交故友,每每想起,都让他心生暖意,同时也遗憾叹息。
苍郁竹林中,风声渐渐停歇,四周安静得掉针可闻。
谢识拥抱着小憩的晏郁,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温暖,同时,他也在思考着缓解晏郁失控的方法。
失控是魔种强大的代价。
谢识知道晏郁前世当过陈玉,他想到此方秘境中晏郁发生过的两次异常,十分怀疑问缘仙人可能预料到晏郁会来这里,所以设下了一些特别的机关,故意诱发魔种失控。
例如昨晚的暴风雨,又例如刚才的竹林风声。
目前唯一对晏郁失控有帮助的就是凝神丹,但也只是缓解状况,并非彻底治愈。
而且,在不以生命力入药的情况下,炼制出来的凝神丹大多数是次品,药效大打折扣。
谢识将下巴抵在闭目休息的晏郁额前,感受怀中人肌肤的温润,眨了眨羽睫,心中充满了依恋。
轻轻磨蹭一会儿后,他定了定神,从储物空间中取出炼制凝神丹所需的药材,打算用秘境中新发现的奇珍异宝,再炼制几炉凝神丹看看药效。
一般而言,炼丹需要使用炼丹炉。
好的炼丹炉能帮助丹修掌控火候,清除药材中的杂质,更精准地萃取药力,从而提升丹药炼制的成功率和药效。
毫不夸张地说,炼丹炉就好比丹修炼制丹药时的左右手,没有这双手就无法炼制丹药,这和巧妇难为无锅之炊是一个道理。
然而现在,谢识却没有拿出正儿八经的炼丹炉,而是直接以灵力为炉。
只见数份珍贵药材被无色无形的灵力托举到半空中,以一个点为中心飘来荡去,渐渐粉碎成末,斑斓的药力像烟雾一般从粉末中挥发出来,然后又被灵力抓取凝聚到一起。
之后灵力化为烈焰,包裹住这些药力,将其萃取凝练,挤压成团。
整个炼丹过程中,对火候和剂量的精确掌控是最重要的,普通修士根本无法做到全程监控,这时就需要炼丹炉的辅助。
不过,谢识在炼制这一炉凝神丹时,却是连双手都未曾动过,仅凭出色的神识来操纵灵力。
研磨、萃取、加热、凝练、成形等步骤一气呵成。
一个时辰后,谢识成功炼制出十枚凝神丹。
他一抬手,半空中的乌黑小药丸就在灵力的驱使下,嗖一下飞到他掌心。
刚出炉的凝神丹还带着烈焰的灼热,微微发烫,浓郁的药香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从外形来看,这些凝神丹都炼制得很完美,但谢识却是轻轻蹙眉,神情苦恼。
“唉,又是次品。”
谢识盯着掌心的十枚次品凝神丹,拧眉思索片刻,脑中灵光乍现。
如果把这些次品丹药浓缩起来,炼制成一枚丹药,药效会不会提升
说干就干,他一挥手,让手中丹药整齐地飘至不远处的半空中,再度以灵力为炉,萃取凝练药力。
浓缩丹药出炉的时候,晏郁恰好眼皮颤动,缓缓从睡梦中醒来。
迷迷糊糊之间,一枚散发药香的圆润药丸轻轻递到他唇边。
晏郁知道喂他的人是谢识,于是没有犹豫,嘴唇微张,将药丸咬了进去。
药丸入口即化,药力随之发挥作用,晏郁一下子就认出这是他常吃的凝神丹。
按照丹方,凝神丹应该带着一股苦涩干巴的药渣味,吃起来像炉灶里的煤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晏郁这一次却没尝到熟悉的煤灰味,甚至口腔中连一丝苦味也没有,全是蜜糖般的甜意。
若不是知道这是凝神丹,他险些要怀疑自己刚吃的是卖给小孩子吃的糖丸。
晏郁惊讶地睁开眼睛,看向身前的谢识,开口道“甜的”
“我加了糖,”谢识目光熠熠,红润唇角微扬,一脸期待地看着他,“修灵哥哥,药效怎么样我将十枚凝神丹浓缩成了这一枚,静心凝神的效果有没有变好一点”
晏郁用舌尖舔了舔牙齿,细细品味了一番,片刻后,缓慢而确定地摇了摇头。
谢识闻言,原本熠熠的目光顿时黯淡下来。
察觉到他的失望,晏郁笑着摸了摸谢识的头发,柔声安慰道“虽然不是极品凝神丹,但吃了总比没吃好,不算没有作用。”
谢识轻轻扯了扯嘴角,配合地浅浅一笑。
两人又在竹林中休息了一会儿,随后便拿出绳索,将之前砍倒的竹子捆到一起,拖到了会仙亭入口处,等待管家的检验。
还没等他们出声呼喊,管家就像收到感应一般,从走廊中快步走出,来到他们俩面前。
管家扫了眼竹子,没有点评,只挥了挥手,从会仙亭中唤出两位仆从。
这两位仆从都低头蒙面,身形异常单薄,但手臂却很有劲,手指轻拉绳索,几乎没怎么喘气就将满满两大捆竹子拖进亭台中。
晏郁的视线跟随着他们渐渐远去。他想看看会仙亭里面的场景,但珠帘撩起时,即使有头顶琉璃灯的照耀,会仙亭门口也是一片浓黑,像是有阵法隔绝了旁人的窥视。
“你们做得不错,”管家语气平淡地继续交代任务,“主人准备在宴会上为客人讲经论道,接下来,就麻烦两位继续帮忙,去旁边的小阁楼里挑选搬运一些经书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