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北国篇 墨家古城(十一) (第2/2页)
“天志?”乔域有些不明白了,在听到“天”字时,他觉得下一个字可能还是“罪”,那么就说明这破解之法可能与手中的神剑天罪有关,可是这第二个字却是“志”,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他知道陈韵是绝对不会看错的,于是问到:“这天志是什么意思?”
陈韵似乎也在思索,她在天罡门中原本就是陪同门主万俟流云读书的侍奉读侍女,跟着万俟流云也算得上是饱读诗书。而后因前任禄存星君被万俟流云所杀,而陈韵又十分具有天赋,便被万俟流云破格提拔成天玑宫主禄存星君。
但是她虽然在天罡门中贵为一位门主以及星君,却总是被贪狼星君之流视为眼中钉,这才有了之前的事情发生。
陈韵思索了好一会,那半空之中也再也没有出现过那光芒。而乔域则在一旁静静地等着陈韵没有打扰,此时的大殿安静无比,陈韵由于体内元气尽失,呼吸有些沉重,但是乔域却觉得这便是天底下最为美妙的旋律了。
过了好一阵,陈韵忽然开口说到:“我想到这天志是什么了。”
乔域有一丝失望又有一丝兴奋地问到:“是什么?”
“这天志也是墨家的理念,”陈韵将自己方才想起的古籍对着乔域说到,“如今九洲之人仅知道墨子的兼爱非攻,却不知道这天志和尚同也是墨子的核心理念。《墨子·天志上》有云:‘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这句话便是墨翟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意思便是:天有赏善罚罪的意志。”
乔域有些不解地问到:“怎么我听着不像是墨家的思想,反而像是法家的思想。”
陈韵答到:“我当初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那时我还问了门主大人。门主大人说这墨子是用天的意志为法,来管束大家的行为,讲的是大义,但是太过于空旷,不切实际。而商鞅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则是以人为本,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控制国家的走向,这才是贴近现实的办法。所以最后秦国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乔域听罢,一愣,他向来不擅长这种学术思维之上的辩论,于是只能悻悻然地说到:“天罡门主还真是博闻强识,我倒是有些听不懂了。不过既然知道了这天志的意思,可有什么破解之法?”
被乔域问到破解之法,陈韵倒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之前的两层,要不就有棋局,要不就是那攻击人的石像,很容易便能够借用墨家的思想。可是这里一片黑暗,即使知道这层讲的是“天志”,可是这和破解又有何关系呢?
“真是不懂这些墨家的先贤了,”乔域抱怨到,“前两层还可以解释为为了让我们理解墨家的精神所设的关卡,那么这一层又是什么意思呢?一片乌黑之中,就想让我们领悟墨家所谓的天之意志,所谓的大义么?”
陈韵听到这里,忽然说到:“墨子有云:有人于此,少而示之黑,谓之黑;多示之黑,谓白。必曰:吾目乱,不知黑白之别。”
这段话完全把乔域说懵了,于是他问到:“这又是什么意思?”
陈韵答到:“意思就是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少许给他看一点黑色,他说是黑的,多给他看些黑色,他却说白的,结果他必然会说:’我的眼睛昏乱,不知道黑白的分别。’
其实这句话最为核心的思想便是指如果一个人杀了人,那么这个人便是有罪的;如果一群人去杀人,那么这反而成了大义。”
乔域听罢,说到:“道理我都懂,可是这和破解这里有什么关系呢?”
陈韵答到:“你说,会不会墨家先贤设置这种机关的意义便是通过那微弱的光线让我们意识到这句话,给我们看一些光芒,我们便会认为这里有光芒,如果给我们看更多的光芒,我们反而会说这里是黑的。但其实这里却是白的。先贤想必是想通过这种法子,让我们领悟真正的天志吧。”
乔域听着更加懵了,只能说到:“呃......那是什么意思?”
陈韵带着破解谜题的喜悦,对着乔域说到:“意思就是其实这里一点都不黑,应该是亮堂堂的才对!”
如果不是喜欢着陈韵,乔域一定会觉得这时的陈韵是受伤太重伤到脑子了,可是自己又不能对陈韵这么说,正在为难间,陈韵忽然说到:“你听我的,我们能够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