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北国篇 三先生 (第2/2页)
宁乐也不以为意,依旧答到:“这并非令尊和名国公所愿,恐怕是贵国的皇帝陛下逼他们的吧。”
“圣上要逼父亲大人和名伯伯与其争,您这么说我更是不明白了。”颜华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宁乐反问到:“颜公子可知道,作为一个皇帝最担心的是什么?”
颜华摇了摇头,答到:“我怎么可能知道九五之尊的心思。”
宁乐继续说到:“作为皇帝,最担心的其一是有人谋逆,其二便是功高震主。其实两点均可归纳为一点,那便是权臣!”
“权臣。”颜华重复着宁乐的话。
“是的,”宁乐继续说到,“从古至今,九五之位上的人最为担心的便是有权臣,而且不能够受自己的控制。令尊大人和名国公贵为先皇托孤之臣,又有着平定赢翟天叛逆的旷世奇功,这已经足以令新帝忌讳了。”
“所以皇帝陛下才要听从萧茵茵的,给名扬加上了那样的罪名?”这次插嘴的却是颜艺。
“颜小姐果然聪慧,”宁乐赞扬了颜艺一句后,继续说到,“只可惜新帝登基,心太急了,而且又听从了萧茵茵那别有心机的意见,所以才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如今名爵爷身上的罪名尚未大白天下,又有越狱之罪在身。这便是一场小规模的博弈。贵国的朝廷现在虽然对于这件事情闭口不言,但是任凭谁都知道自这件事情开始,贵国的朝廷已经分为了两派。
其中以令尊大人和名国公为一派,这些人代表着所有的当权之人以及先帝留下来的臣子。这些人掌控者整个朝廷最为重要的东西,但是却深受新帝的忌讳,出于人臣的考虑,他们自然是无法学着赢翟天谋逆的。可是贵国的新帝又先行动手了,而且还干得极其不干净。这样既使得老臣心凉,又没有达到重掌朝野的目的,所以便进入了僵持的阶段。
另一派则是以新帝为首,由新帝提拔上来的一群人。这些人中有御史台有钦天监,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没有掌控实权,只有皇帝的支持而已。皇帝太过于心急掌控朝政,老臣子们又担心皇帝一旦掌控朝政,这大唐的江山就有可能不保,而且他们的生命以及家族也将会受到牵连,所以他们也不肯放权。
因此为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颜公子,您想一下,如果再让令尊大人和这些老臣子领兵打败赵胤,这功劳就有些太高了。北宋的例子就在眼前,恐怕到时候贵国也要来一场黄袍加身的戏码了吧。
现在颜公子明白了,为什么令尊大人和名国公看到如此好的机会也无动于衷的原因了吧。非不想,实不能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忠君之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这个机会。”
颜华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宁乐的意思,于是他有些不肯定地说到:“应该......应该不会吧,那北周毕竟是由小孩当皇帝,手下大将心中不服也是难免的。但是我们的新帝在登基前便是吴王,地位尊崇,又当过摄政王,应该不会像北周一样吧。”
宁乐只是微微一笑,反问到:“您觉得呢?”
颜华听罢,又无奈,又是生气,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只能自责般郁郁寡欢地说到:“难道,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吗?难道一切为大唐着想也是错的吗?这究竟是谁的错?!”
宁乐听罢,说到:“颜公子莫要自责,这并非您也并非贵国的错,要怪只能够怪这九洲,这近百年纷争不断,人比狗贱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