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饿不死啦 (第2/2页)
“得了。你们收拾吧,侄儿要回山歇着了。”
九斤说完,招呼着三百道人西去,很多人还撑开伞,如同郊游怕晒黑似的。
自从县城保卫战打完,每天都有一群群的流民来到龙虎山脚下。
少则三五百,多则一两千。
玄天观来者不拒,在山下竖起巨大木板,上刻流民收容所五个大字。
两口水井难以维持,又挖了三十口水井,果真排出十里远。
不到半个月,山脚下已经出现十个村子。
村名都很好记,一井村,二井村,三井村,直到十井村。
有家有口的进村子登记造册,单个的男女老幼,分成男营女营娃娃营。
选出队长保长里长,虽然住着草棚子,但所有人天天忙的脚不沾地。
年轻力壮的三千多人,每天顶着星星出门,戴着月光返回。
一车车粮食送到黄河边,一车车青砖青瓦,煤炭石灰运回来。
平时难见人影的古丝绸之路,现在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每隔十里都有巨大的芦苇棚子,底下竹子长桌摆满陶碗盛着凉白开,渴了就喝。
想吃饭不行,必须花名册上有名字,还得队长拿饭本本登记,才能吃着馍馍喝肉汤。
赵县丞这些日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英雄,大善人。
不但打退了六千响马,还斩首近五百马贼,要知道,这些响马可是打下林坪堡的。
林坪堡兵强马壮拒城而守,都被那响马屠个干净,连尸首都烧成灰烬。
就是这样一股悍匪,遇到了举人出身的老县丞赵秉文。
老县丞平时爱民如子,听闻有人攻城,十里八乡百姓全来护城,与号称闯塌天的响马展开殊死搏斗,血战一天一夜。
危及时刻,附近山上道人冲下山加入战斗,终于将响马击退。
府衙,兵备,监军府验过战功,真实可靠,已经联名上了请功奏折。
被打烂的城墙需要修缮,引黄抗旱水渠也要继续赶工,更要争取种一季秋粮。
山上因救援县城被响马王三烧毁的道观也得修建,到处都需要大量人手。
赵县丞对十里八乡的乡绅大户发出倡议,募捐粮食布匹车马,共同修筑新城。
现在的中阳县寸土寸金,三亩宅基地都炒到千两纹银,依然供不应求。
不仅山西本地乡绅大户来城内买地盖房,黄河西岸米脂绥德佳县的大户都蜂拥而至,争相捐粮捐物。
进县城盖房子,所用劳力管吃管喝还给工钱,仍然有很多大户等人开工。
已经攻下榆林的王嘉胤叛军,正在向响水,佳县米脂进军。
大批流民听闻中阳县干活管饭,纷纷渡过黄河东来,涌向龙虎山脚下的流民收容所。
收容所对所来之人十二个时辰不间断进行甄别,旦有小股贼军叛军混在其中,很快被送到不知名的地方消失不见。
有闹事鼓噪煽动的团伙,会被收容所护卫押着送交县衙治罪。
当拔苗期的秋粮,正需要大水浇灌的时候,黄河水终于沿着水渠奔涌而至。
等不及黄河水沉淀,水渠三十步外,挖出了更多的水井,上百架脚踏水车日夜提水,近万亩高粱正茁壮成长。
各种南瓜番瓜方瓜吊瓜硕果累累,水井村已经增加到七十个,县里书吏登记入册忙的昏天黑地。
虽然很多人依然破衣烂衫,但看着生机勃勃的新乡村,近十万流民都知道,在这里,饿不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