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第章 拜访陈景 (第1/2页)
正月二十五是大胤朝的填仓节,据民间传说是仓王爷的生日。又叫添仓节,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
各地会相应地举办庆祝或者祭祀活动,以求来年五谷丰登。
京城以耕种为生的百姓在少数,但依高祖惯例,皇帝还是每年都会去城郊农田祈福讲话,亲手撒下第一把种子入仓,百姓们也都会前往朝拜观瞻。
林绾绾正端着她亲手熬制的药膳从凤栖宫走到乾清殿,这是皇帝害上头疼的毛病以后她就开始坚持做的事情。
沿途看到她如此做的太监宫女和侍卫都不少,宫内传扬着她为皇帝煲汤都亲力亲为的一代贤后的名声她很是满意。
穿过御花园,来到乾清殿,走至距离御书房只有半宫之隔的时候她放慢了脚步。
今晨侍女来报,皇帝在从城郊农田回来以后脸色就特别差,一头扎进了御书房并且不让任何人进。
她有些不知道自己现在应不应该进去,皇帝患病以后的脾气是越来越差了,差到可以无差别的对着任何人发火。
在朝堂上无理由地随心所欲训斥大臣,在后宫中随时随地殴打宫女太监,前阵子甚至因为一封全无实质性证据的口述奏折就把三皇子刘恒贬谪去了青州。
现在禁卫军的指挥权,皇帝已经交给了海荻。
林绾绾对于海荻的印象并不深,她也只是在林月白入宫的时候偶然间听他提起过。身世凄惨又肯努力,是个可怜人。
不过可惜了,那日在行宫比武招亲的时候她亦是在场。林月白安排海荻参与的本意,是想让海荻借机迎娶南国公主或者选择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家小姐喜结连理。
其实在她看来,海荻求娶沈妙是对于林家最有利的结果。林氏权势滔天,如今最怕的就是皇帝的疑心和天下人质疑名不正言不顺。
而沈妙的父亲沈子墨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他在民间也素来有贤良博学的名声,朝野之间威望甚高。
能娶到沈妙,不怕沈子墨到时候不站在林家这一边。
但那海荻到底是个家仆所出,眼界和魄力都登不得大雅之堂,当时本欲点沈妙的名字,却被萧恪简简单单的一个眼神给打了退堂鼓。
不过薛宝罄也好,能得到薛绍的支持,就是能得到清流臣子的维护。
文人笔刀杀人的功夫,可不比战场上长枪短剑带来的威胁小。
犹豫半晌,林绾绾还是决定端着药膳直接进去。这里没人敢在皇帝气头上进去通报,也只有她直接闯入皇帝就算生气仅仅只会骂上几句而已。
经过林绾绾的授意,御书房两旁把守站岗的侍卫这下才给她开了门。二人一人一扇侧身推开,林绾绾一个人走进去,留随身的侍女暂且在外面等候。
门缓缓地在她身后关上,阳光也只从窗户纸的缝隙中投射进来。
皇帝就坐在一进门的软榻处,他静静的低着头,手上还捏着一卷书本,应当是在看书的时候太困才睡着了。
林绾绾轻轻呼唤声陛下,没有回应。
她有些意外,皇帝领兵打过仗,是个警惕性很高的人,平常就算再如何累也不会睡得这般死。
难道真的是年纪大了,身体也开始不好了?
她将药膳放在桌子上,靠近了去推搡皇帝,试图叫他起来。这一推不要紧,皇帝整个人身子一歪,手里握着的书卷失去重心便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林绾绾心里下意识的反应并不妙,她抑制住自己想要喊叫的冲动,伸手去按皇帝的颈脉。
好在还有呼吸。
一块大石头自心里落了地,她长舒一口气刚一抬头,就看见身后御书房过门梁上面的那块白墙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用黄褐色的墨迹画上了一副巨大的图腾。
那是一副龙型图腾纹样,身位大胤朝的国母皇后,林绾绾当然认识这个图案。
这是。
天胜教!
……
京城,卫国公府。
沈妙很高兴,萧恪终于学会不是一大清早的就来家里拜访了。有一次算一次,只要自己不是特地早起,他都会将自己堵在床上,害的自己急急忙忙的赶时间出去。
她和萧恪抱怨过,萧恪说是行军打仗惯了,要他睡懒觉他还不习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