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第章 花魁 (第2/2页)
沈妙是非常了解自家老爹的,别看现在的沈子墨面上是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表情,但是眼神闪烁和微微颤抖欲言又止的嘴唇已经出卖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快起来。”沈子墨的内心其实真的波动不小。自林月白科举高中得势以来,后党一派在朝堂上的权力越来越大,其中也不乏他当年的故交朋友对他不理拉拢的行为嗤之以鼻。
当初他为了救萧恪是从燕北必须稳定的大局考虑,而并非是萧恪少年时期在京城生活的那阵子唤他伯父的情。
故人心是易变的,何况燕山的雪比京城的大的多,对于京城的鹅毛飞雪来讲,那儿的雪花片大如席盖。
沈子墨自问活了将近一整个甲子,识文断字或许并非一流,但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他辨人正邪还是靠得住的。
现在看来,萧恪眼神诚恳清澈,或许时光飞逝,他还是当年那个叫他声伯父总是愿意上门讨糖吃的小世子。
“郡主是自己人,我就直说了。”萧恪被沈子墨搀扶而起,回首望了一眼沈妙,复又开口直言。“京城波谲云诡,局势于我萧家不利在微毫之间,求伯父一定救我。”
… …
小秦淮河畔。
常年混迹于长乐坊的人都知道,红袖招林七七游湖的船向来是用青纱遮全篷的,是为了和其他楼里游湖的姑娘们区分开。
长乐坊是京城最有名的玩乐一条街,那红袖招就是这玩乐一条街最有名的青楼,而这最有名的青楼也就只有一个花魁。
那就是林七七。
京城有很多达官显贵都不惜花重金给红袖招的老板娘,就为了能得到见林七七一面的机会。
千金一笑这个词用在林七七身上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但事实上能不能用千金买到她的一笑,红袖招的老板娘说了也不算。
她怕是整条街里最出名的乐姬,因为每天要干什么,接待些什么客人,只有她自己说的算。
林七七歌舞俱佳,性子也是温柔的像碗温水似的,不争不抢却又静静的在那里冒着热气,要你怎么样都不会有办法去忽视她。
换句话说,她只要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就会引得所有人的注意。
“林姑娘,林姑娘你就出来让我们见一面吧!”林七七的画舫一出现在河上,哪怕现在是白天,还在下雪,两岸还是有很多人冒着大雪出来驻足观看。
下雪游湖的乐姬,全京城怕是也就只有林七七有这种闲情逸致了。
先不说湖水上头已经有些许碎冰,舫船难行,单就是这下大雪刺骨的寒风,一般的姑娘家家就很难受得了长时间在这冰水旁边。
船头有两名仆役蹲在那里,画舫一边走,那两名仆役一边用手中的船桨清理阻挡画舫前行的冰面。
两岸的人们也跟着画舫前行的步伐去走。
青色的舫船钻过拱桥,渐渐漂到了小秦淮河的下游。岸边的人们有些许兴意阑珊,或许林七七今天也只是出门赏雪,并不想接待任何客人。
但是船篷的帘布动了动,一个只有七八岁还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弯腰钻了出来,她清清嗓子,用还带着点儿小奶音的声音和岸上的众人宣告。
“我们姑娘说了,今天允许十个人上船听她弹奏一曲。”
此言一出,岸边跟着林七七的船从上游跑过来的人们无不骚动。他们等了如此久,其实就是想看她一眼,如今竟然有机会上船听曲子,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
“姑娘说了,冬天寒凉,河畔雪景只和有缘人共赏。上船的费用,黄金千两,拿不起的请回吧。”
小丫头说完这话还冻的搓了搓手冲着手心儿哈气,她小跑了两步跺跺脚,一溜烟儿的钻回船棚子里去了。
黄金千两,虽然这一直都是林七七的做派,但岸上的众人还是有些惊叹的。
今日天气这样恶劣,肯在这里等她只为了看一眼的无一不是真心喜欢她的人,哪怕说能少收一点也好呢?
黄金千两在京城虽然不是一个大数,却也不是一个小数了,放在中等资产的人家,都能抵得上府里所有的仆役这一个月的月钱。
“我买。”
这样的天气,陪着她跑河边。这样劳累,这个价格怎么还有人想都不想就出手?
人群都在找这个声音的源头,很快他们找到了,声音的源头自己走到了岸边,手里还捏着一张银票。
“长宁郡主沐瑶,愿闻姑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