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第章 诗会 (第2/2页)
“这个是早上我在宫门口巡查的时候她给我的,当时她坐马车准备出宫,一副很着急的模样,托我把这个交给你,想来是要提前去法源寺安排准备的事宜。”刘恒道。
“她说沈国公是当代大儒,这清谈诗会你作为他的女儿一定要到场。”
沈妙勉强维持住面上的笑容,卫国公沈子墨是当代大儒不假,谁规定的当代大儒的女儿就要文采斐然啊。苍天呐,这个长宁郡主邀请自己去不会需要作诗吧。
就自己这几把刷子,和别人虚与委蛇还行,论真的两三下就能让有真材实料的人看出来自己是个纸老虎。
“那殿下你还听说有什么其他人会去吗?”
“右仆射家的独孤二小姐、工部尚书家的吴大公子、威远侯家的秦小侯爷 ”刘恒象征性地举了三个例子。“长宁郡主的这个诗会已经快要宣传了半个月了,京城里咱们这个年龄段的世家男女基本都会到场。“
“多谢齐王殿下替我转交请柬 那燕王殿下找我所为何事啊?”沈妙转过脸就看见萧恪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在那里看着自己。
“我是因为有一件事情想求你。”萧恪看沈妙不悦,收敛了笑意但嘴角还是有些止不住地上翘。
“殿下这个样子不太像求人。”沈妙抿唇看着他。
“我听说沈国公病休在家,一般的朝臣登门拜见都会被拒之门外。”萧恪见沈妙如此说了,也就端正起态度。“我猜想郡主今天会回府,希望郡主能替我引见一下。”
自从父亲告病不朝在家休息以来,登门想要见他一面的人可以说得上是络绎不绝。可是每次父亲的态度都是拒绝不见,别说是她了,就算是府里的管家也推拒过五品官吏。
不过父亲这次既然让自己去雁门关替萧恪解围,或许也说明了他对于燕王一事的主动参与态度,有可能真的会和萧恪见上一面。
“我要先回家询问父亲的态度。”斟酌片刻,沈妙还是没有直接拒绝。
“理解。”萧恪点点头。“那我就在燕王府内恭候郡主的大驾。”
“父亲早上就叫了雪笺来催促我回府,如果二位殿下没有什么别的话要说,我真的要快些出宫了。”沈妙掂了掂手中的浅紫色小盒子,分量不小,做的还蛮精致。
“我派马车送你们。”刘恒站起身。“我也要去殿前司处理其他事情了。”
神武门缓缓打开,辘辘的马车声在悠长的石板道上行驶。马车四面装裹着丝绸锦布保暖,黑楠木车身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地刻着五马图。
沈妙坐在马车内摸摸这里,碰碰那里,不住地感叹还是宫内出来的马车豪华。雪笺抱着包裹,一个劲儿地让沈妙不要把刘恒马车里的精巧装饰给碰坏了。
两匹油光水滑的枣红马迈着优雅稳健的小方步,稳稳地拉着马车行走在广济道上。
沈妙其实方才很想问问萧恪昨天她与太后走以后紫宸宫内又发生了什么,而且当初负责清剿天胜教的是萧家,如今天胜教显然并没有被斩尽杀绝,皇帝有没有追究萧家的责任之类的话。
但是想了想她还是没有问,因为毕竟这些问题太敏感了,她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的角度出发去开口。
广济道走到尽头右转就是朱雀大街,那里的道路两旁都是当朝官员的宅邸,沈妙撇撇嘴放下刚刚还掀开看风景的马车帘。马上就要到家了,沈妙决定还是收敛点,万一被哪个出来采买的仆役看到自己,回去道老爹那里告上一状。
那老爹是一定要罚自己坐马车还要半探出身子去看外面这件事的。
她扶着窗框慢慢地倚着墙想要坐下,却没想到就在这时马车忽然间刹车了。
“启禀郡主。”赶车的车夫想必是宫里的金吾卫或者羽林军,说气话来客客气气的,十分有条有理。“前面有人拦街,我们是等等看还是现在后退绕道走。”
“我先看看 ”沈妙让雪笺先不要动,她掀开马车门帘弯腰走了出去站在车梁上。
这里是广济道和朱雀大街交汇的十字路口,因为是商贾要道和官宦宅邸,人来人往,十分繁华。平素里过车因为两边摆摊的小贩都会很挤,更别说今天路中间横躺着一大两小三个人。
女人一左一右的牵着两个孩子,就那么仰面朝天的躺在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