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章 改良 (第1/2页)
师傅并没有直接说出哪有窖藏猪油,而是先给陈阳他们讲解了什么叫饽饽铺。
“要想搞清楚什么叫饽饽铺,首先要了解【饽饽桌子】!”
“饽饽桌子?”
后厨两个年轻人显然都没听说过这个名词。
原来,饽饽桌子是一种汉族点心,现在吃过的人恐怕不多了。
满洲人自从入关后,所有郊天祭孔的仪式都沿用的明朝以前的仪式。
所有献礼祭器丝毫没有改变商周以来的旧制。
但满族人有满族人的传统,帝后妃嫔忌辰,举行庙祭,就仍然按照满洲旧式,用饽饽桌子上供。
饽饽桌子是有一定尺寸的,高宽都是二尺,三尺的也有。
这种桌子又笨重又华丽。
金漆彩绘,丹霞交错。
最矮的有三层,最高的有二十一层。
每层又高脚铜盘二十四只,每层要摆点心二百多块。
这中点心名叫“点子”,分甜咸两种,一般是用猪油酥白面、白糖、或者椒盐、奶油做原料,由大内饽饽房承制。
祭拜活动结束后,各宫的贵人们又吃不了许多,所以太监们就发现了生财之道,他们先是向分到点子的妃嫔宫女们收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