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朕自去取他们的田土 (第2/2页)
朱元璋手下有几十万石粮食,还有上百万银子,如今养活三万兵马,绰绰有余,所以,这些士卒们的待遇还是颇好,吃喝更是相当不错,因为朱元璋深知,足粮则足兵。
肚中有食,方可以练兵。
酒足饭饱,方能上战杀敌。
二十日的训练,三万士卒已经有了些行伍的意思,就是兵刃还是缺,只有一万余人有兵器,骑军也只有王永吉派来的那五十骑。
除此之外,军中擅射者也太少,会弓箭的寥寥无几——饭都吃不饱,如何拉得开硬弓?
而少数擅射的军户子弟,也太少了,无法形成合力,而且朱元璋也没有好的战弓,箭矢给他们用——弓箭的制作周期相当长,一年半载是见不到成效的。
不过好在,相比于他们刚入营的时候,还是好得多了,至少有近万人马已经穿上簇新的鸳鸯战袄。
在朱元璋看来,这完全就是一支弱旅,除了那一千枝斑鸠铳,还算得上有些威力外,其他的兵马,简直就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可是,在苏观生,还有一同过来的高宏图,以及诚意伯刘孔昭看来。
这三万人马,却显得格外不错。
只听高宏图不可思议道。
“真未曾想到,陛下练兵手段竟如此厉害,短短二十日,就有如此成效!”
“是啊,其他兵马,除却将校家丁,根本列不出来如此阵列!”
一旁的刘孔昭也感慨了一声,眼前这校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卒们,别的不说,比南京京营是强得不能再强了。
一水的山东大汉,身高臂长,而且操练得还卖劲,号子声还喊得震天响,比南京城里的那些个京营兵们强了不知多少倍。
“陛下练兵,跟旁人练兵不同,旁人练兵,三日一操,便是难得了,可陛下练兵,却令麾下士卒们,日日操练,每日操纵至少三四个时辰,所以,虽只训练了二十日而已,但却顶得上寻常军将麾下的兵马,练上两个月的了!”
这时候,登莱兵备道苏观生在一旁捋着胡须说道。
听到这,众人恍然间明白了过来,看向了朱元璋。
要知道,长期对士兵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事也很容易,给养给够,饷银给够就能做到,外加军将用心督促,就可以做到。
但在明朝,这一切又很难做到,首先,给养,粮饷肯定不够的。
而军将也没有练兵的动力——明朝将领是靠家丁打仗的,普通士兵就是炮灰,谁没事对炮灰们进行严格训练啊?
而朱元璋这,饷银自不消多说,给养也没问题,朱元璋每日亲自盯着士卒伙食,还时常与士兵们同吃同住,至于军将嘛,有朱元璋亲自盯着,他们亦不敢有丝毫懈怠。
所以,在他们眼里,朱元璋正在训练的三万军兵,还是蛮精锐的——比烂嘛,当然精锐了!
可朱元璋却望着那正在操练着花架子,兵器甲胄无一不缺的士卒,忍不住皱眉道。
“不行,还是不行!”
“再练十日,让作坊加紧生产,再不济,人手一支长枪还是要好的,十日后,朕要用这支军兵!”
说到这,朱元璋又看向了山东巡抚王公壁与高宏图。
“王爱卿,高爱卿,登莱二府清田一事,可遇到什么阻碍?”
“这……”
王公壁与高宏图相视一眼。
“回禀陛下,此事,民间缙绅,群起反对,臣手下的各地州府县衙门,派人去通知缙绅大户,上报田亩数量,可这些人却搪塞其词,或胡乱报上几亩田地了事……”
王公壁小心翼翼的回话,高宏图长叹口气道。
“陛下,若是想派人下乡清查田亩,亦不容易,丈量登莱二府的田亩,厘清田亩主人是谁,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皇上您还要收取那一成的赋税,要推行那租佃法,登莱二府的缙绅,大抵都不愿意……”
“哼哼,朕自知道他们不愿意!”
朱元璋呵呵一笑,随即下令道。
“你且去张贴告示,告与登莱二府的缙绅大户,让他们给朕听着,十日内务必将所有田亩数量,如实报来,老实按朝廷的租佃规矩去办,不得多收租了,十日后,若还不听话,朕自去取他们的田土……”
原本,朱元璋还想用些怀柔之手段,毕竟山东直面敌军锋芒,若是士绅生乱,恐会生变数,不利于他朱元璋抵抗顺军,可如今,李自成与那东虏打了起来,暂时腾不出手来登莱,朱元璋便不打算忍这些缙绅大户了,但凡他们敢不听话,朱元璋就绝不会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