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店兴旺 (第1/2页)
玛利亚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联系了吉省那边的一些边贸企业,搞来了不少E罗斯的特产食品,比如E罗斯特产的巧克力,糖果,E罗斯香肠,肉罐头等等特色食品,给她的小店增加了不少新的品种,而且还利用之前店里的盈利,雇佣了几个兼职的学生作为营业员,兼客服,将小店正式的运转了起来。
之前小店里里外外都靠玛利亚一个人,运转的非常吃力,但盈利水平不错,毕竟李宏昌拿回来的腊肠腊肉味道不错,她的定价也高,可这样就把她固定在小店里,根本没时间做其他的事。
现在李宏昌又带回来大量的腊肠和腊肉,她也丰富了自己特产店的产品种类,再一个人做下去就忙不过来了,虽然雇佣兼职学生会增加小店运营成本,但在李宏昌看来,其实这一步并没走错。
好像成本提升了,盈利下降了,可如果小店运转的越来越好,她店里产品的销量越来越高的话,雇佣这些兼职学生的成本就完全不是问题。
很快玛利亚小店的销售规模就验证了他之前的猜测,因为玛利亚搞来的E罗斯特色食品成本非常低廉,所以挂在小店里的价格也不高,而且E罗斯产的特色食品质量还有保障,很快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销售呈现一片大热的趋势。
以前消费者对E罗斯食品的了解并不多,大家接触的进口食品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经济发达地区,其实E罗斯出产的食品质量一直都不错,价格还便宜很多,而且和国内的食品比起来,E罗斯食品的安全级别显然要高很多。
在食品安全方面,E国人还是很实诚的,基本说用什么料,就会用什么材料,因为他们是真的地大物博,很多原料的价格也不高,所以也不存在G内那种为了降低成本,在食品里掺假的行为。
玛利亚之前就做过E罗斯特色食品的销售,而且还做的非常不错,这时候再重新捡起来,完全是驾轻就熟,很快就打开了突破口,小店销售的规模是嗖嗖的飞升,这速度看的李宏昌都有点眼晕。
以前只是靠他带来的腊肠腊肉来带动销售额,现在则是全面开花,她搞来的那些E罗斯特色小食品,也卖的飞起,每天都能保证上万的交易额,净利润更是突破两千元。
一个买食品的小店,每天能净赚两千块,而且还呈现出增长爆发的趋势,这要是李宏昌没开饭店之前,他肯定就选择和玛利亚合伙去开小店了。
一个月最少就是六万的纯利润啊,如果按照现在这样日销量翻跟头增长的方式开下去,年净利过百万都不算什么难事。
年入百万可是李宏昌重生前的终极梦想,几年下来都能在京城买房了,可现在吗,有了名星厨房李宏昌对于这样的生意已经看不上了。
玛利亚愿意继续做下去,那就让她做好了,就当她给自己找个副业来做做,毕竟名星厨房的账务对她而言,就是小菜一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就能搞清楚,其他时间还不如关注一下自己的小店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