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领取通知书 (第2/2页)
是那样灿烂缤纷,
那是东方的朝霞。
愚公在耳边低语:
城乡之间,
那条清澈的爱河里,
有一条无形的天网。
智叟笑盈盈告诫:
用勤奋和智慧,
可以跨越银河。
今天,终于跨过来了,
——真的跨过来了。
我要轻轻地告诉你:
美好的爱,
是一艄远航的帆船,
载着爱人和孩子,
乘风破浪,
永不迷航。
毛砣,我驾着帆船来了,
在湘江岸边,
接你——我的新娘。
亲爱的人儿,上船吧!
不要带行囊。
把我们的孩子生满船舱,
我要带你们,
一起到大海去徜徉。
此时,他激动的心,如漉湖的水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他拿着这个表格先到大队会计家里去请贺会计签字盖印。一路上,在田野劳动的人们,有的放下工具看着他,有的用手指着,有的在窃窃私语......
一进门,便说:
“贺会计,请您帮个忙。我有一个表格,请你签个字,盖个印。”
“哦,是读大学的表格。那是签‘同意推荐’,我晓得的。”贺会计看了看便说。
“不是。”他回答。
“怎么不是?我以前都是这样签的。”贺会计说。
“以前去读大学的是大队公社推荐去的。你当然那样签。而我不是推荐的。”
“那你是怎么搞的?”
“我是自己考上大学的。”
“那怎么签?”
“你就签‘情况属实’。”
“哎呀,还冒去读大学,派头就出来了。”贺会计一边签字一边说。
“谢谢!”
他刚把签好字的表格装到信封里,准备离开。恰好遇上了一个老人,他叫“王先生”,是本大队的。王爹并没教过书,就是因为平时喜欢咬文嚼字,所以,被人戏称“王先生”。他一进门便说:
“哎呀,真是三生有幸,在这里遇到了秀才。哦,只怕是举人呢?”
“王爹,您好!”他非常谨慎,没有叫王先生。
“哎呀,哎呀......”王爹围着他转圈,老是“哎呀哎呀”的。
“这可是参加全国考试考上的举人。你可是个真举人呢。我们东方红大队从解放到如今只出了一个你这样的举人。真不错!”王爹又转了一圈竖起大拇指说。
“您有事吗?”老大不好意思地问王爹。
“慢点。你是五爹的孙,你们家可真是书香三代啊。真是‘先生崽女会玩笔墨;兵家子弟早识刀枪。’”王爹又围着他转了一个圈。
老大平时胆子很大,现在觉得很不好意思了,特别是王爹老是围着他转圈。
“真的,我正好有一个字请教于你。”王爹看着他说。
“您看过许多老书,有些老字,我不一定认识。”他一听王先生要考认字,心里有点紧张。怕被他出的难字卡住尴尬难堪。
“啊?么子啊?我一个泥腿子认识的字,你一个堂堂的举人不认识?”王爹说。
“中国的汉字这么多,每个人都有不认识的字。”
“你怕,是吧?”王爹说。
“那您就说吧。我试试。”已经被逼到了墙边,毫无退路了。
“你听着:左边一个子曰诗云的‘曰’,右边一个雪兆丰年的‘兆’。是个什么字啦?”王爹睁大眼睛看着。
“举人”在脑海里一阵紧急搜索,就是想不起这个字读什么。只知道那个“曰”字在“兆”字上头的字是《水浒传》里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的第一条好汉托塔天王晁盖的“晁”字。偏偏就不认识这个字。他急得紧紧抓住自己的头发。
“你不会说,你不认识这个字吧?大学生!举人!”王爹不围着“举人”转圈了,而是站在他的前面指着他说。
这个字确实从未见过。要是说那字也是读“晁”字,心里没有把握;如果说没有这样一个字呢?也拿不准。如果搞错了,那会被他笑一世。如果说不认识,那会被他笑一年。相比后者要轻点。反正今天是逃不脱了,丑是出定了。他打定主意,虚心向王爹请教,打算认下王爹为一字师。
“王爹,左边一个子曰诗云的‘曰’,右边一个雪兆丰年的‘兆’,这个字,我确实没见过,不认识。请您指教。”他低着头红着脸说。
“啊,大学生,举人举人——咕隆咕隆,一个这样的字都不认识?常沙,怎么去啊?”
“这个字我从未见过。”他脸上火辣辣地,万般无奈地摇着头说。
这时,王爹又围着他转圈了。他知道,这次围着他转圈的含义与先前的圈是完全不同的。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上大学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随便就被人卡住了。
“真的不认识?”王爹转了一圈后又问。
“真的不认识。请您指教。”又一次低声地恳请。
“那你听着!”
“好。洗耳恭听。”
“《水浒传》你看过吗?”
“看过。”
“那里面的托塔天王‘晁盖’你认识吗?”王爹看着他诚恳虚心的态度,便把“晁盖”二字的声音提高了八度说。
“认识。”他小声说。
“还不知道啊?”
“......”他默默地摇摇头。
“就是晁盖的‘晁’字啦。”
“是晁盖的‘晁’字?”
“是啊?”
“王爹,这就是您记错了。晁盖的‘晁’字是‘曰’字在上头。怎么是在左边呢?”他一下轻松地抬起头来看着王爹说。
“啊?是在左边吧”王爹一下慌了神。
“王先生,那这回是您错得太厉害了。那个晁盖的‘晁’字,我们都认识,不是你那样写的。”贺会计也说。
这时,又进来许多看过《水浒传》的人都说他错了。
“王爹。如今高考呢,就不出书上的题目;您考我的字呢,也不出新华字典上的字。您这个考题,比高考还难。”老大说。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王爹有点那个了。
“我还要到公社去签字。那我就冒陪您了。”说完便走。
“祝举人一路好运。”王爹说。
“谢谢您的吉言。”
他刚出门,回过头来一看,发现王先生被屋里的人说得满脸红了。只听他说:
“我要回去查《康熙字典》。我记得,康熙字典里的晁盖的晁子是那样写的。”